[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匹配的钛合金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80431.1 | 申请日: | 2015-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16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马英杰;雷家峰;杨锐;王鼎春;刘羽寅;何书林;乔璐;郭佳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宝钛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4/00 | 分类号: | C22C14/00;C22F1/18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钛合金及其成形工艺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匹配的钛合金及其制备工艺。该合金各组成元素的重量百分比为:Al:5.5~6.5%,Sn:1.5~2.5%,Zr:1.5~2.5%,Mo:2.5~3.5%,Cr:0.5~1.5%,V:0.5~1.5%,Fe:0.1~0.3%,O:0.1~0.2%,余量为T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该合金的制备工艺为:第一步在合金相变点以上20℃~50℃的β单相区一火次锻造,锻造变形量约为40%~80%;第二步在合金相变点以下20℃~50℃的α+β两相区锻造成形,两相区锻造火次控制在1~3火次,累积变形量不超过20%;第三步在500℃~600℃温度范围内进行热处理。本发明可用于制作高强高韧钛合金的棒丝材、板材、锻件等多种类型制品,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船等对结构减重、耐蚀具有需求的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钛合金 制备工艺 锻造 合金相变 变形量 高韧性 两相区 匹配 合金 重量百分比 热处理 成形工艺 锻造成形 杂质元素 组成元素 锻件 棒丝材 单相区 减重 可用 耐蚀 舰船 航天 航空 制作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匹配的钛合金,其特征在于,通过匹配钛合金化学成分,其化学成分体系为:Ti‑Al‑Sn‑Zr‑Mo‑Cr‑V‑Fe‑O,各组成元素的重量百分比为:Al:5.5~6.5%,Sn:1.5~2.5%,Zr:1.5~2.5%,Mo:2.5~3.5%,Cr:0.5~1.5%,V:0.5~1.5%,Fe:0.1~0.3%,O:0.1~0.2%,余量为T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合金体系中,Al当量范围满足:7.6wt.%≤[Al]eq≤8.5wt.%,同时Mo当量范围满足:5.0wt.%≤[Mo]eq≤5.5wt.%;所述的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匹配的钛合金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如下:1)电极压制:根据配料单在液压机上完成电极压制;2)铸锭熔炼:电极经过三次真空自耗或等离子冷床炉,熔炼出成分均匀的铸锭;3)铸锭开坯:通过金相法测定合金的相变点,铸锭分别在相变点以上150℃及相变点以上50℃对铸锭进行两火次的开坯锻造;4)锻件成形:锻坯在合金相变点以上20℃~50℃的β单相区一火次锻造,锻造变形量为40%~80%,保证锻件在β单相区一火次锻造后基本成形;在相变点以下20~50℃进行1~3火次的锻造变形,充分破碎显微组织,累积变形量不超过20%,同时实现锻件成形及锻件固溶热处理;5)根据所需的力学性能,在500℃~600℃温度范围选取进行锻件时效、去应力热处理,热处理时间为4~8小时,同时实现锻件时效强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宝钛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宝钛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8043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离制备乳香单体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地坪均匀沉降结构及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