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秋延后番茄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96922.5 | 申请日: | 2015-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0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俊;王继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县绿源蔬菜种植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C05G3/00;C05G3/02;C05G3/04;C05F17/00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鲁延生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秋延后番茄的种植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一、制备土壤调理剂;二、制备专用杀虫剂;三、设施条件;四、选种及种子处理;五、培育壮苗;六、定植;七、栽培管理;八、采收。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秋延后番茄的种植方法,解决番茄种植过程中主要存在的土壤和病虫防治的问题,提高番茄产出的质量和产量,适宜规模化蔬菜种植园进行推广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延后 番茄 种植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秋延后番茄的种植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一、制备土壤调理剂:土壤调理剂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原料制备而得:小麦秸秆35‑45、稻草25‑36、棉籽饼6‑8、菇渣6‑8、风化煤10‑12、苦参碱0.5‑0.8、白花除虫菊13‑16、硫酸锌0.2‑0.3、蛇床子素1‑3、硫酸锰0.02‑0.03、硫酸亚铁1‑2、钼酸铵0.2‑0.3、柠檬酸 3‑4、薄荷油2‑3、尿素 3‑4、羧甲基纤维素钠3‑5、水100;二、制备专用杀虫剂:专用杀虫剂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原料制备而得:洋金花2、草乌头3、龙胆草3、黄连1、紫苏1、雷公藤3、白花除虫菊5、水16,其制备步骤为:1、将上述原料煮沸,并维持煮沸时间3‑6h直至重量百分比洋金花:草乌头:龙胆草:黄连:紫苏:雷公藤:白花除虫菊:水为2:3:3:1:1:3:5:8,此时滤出溶液得第一杀虫剂;2、将上一步制得的洋金花、草乌头、龙胆草、黄连、紫苏、雷公藤、白花除虫菊通过离心粉碎机粉碎,再往该粉碎物中注入含2%抑太保乳油的水溶液,粉碎物与水溶液的重量比为2:7,存放48小时后,滤出溶液得第二杀虫剂;3、收集第二步产生的废渣作土壤杀虫剂;三、设施条件:以跨度4.5米、长50‑60米、顶高1.9米的双畦或跨度6.3米、60‑80米、顶高2.6米的三畦南北向拱形钢管塑料大棚为宜,畦面铺设两条微灌软管后覆盖地膜,于棚两侧设立高60‑80㎝的围裙膜,于棚内畦上按间距60㎝插拱杆建小拱棚,再依温度管理需要逐渐覆盖小拱棚膜、草帘,地膜白色无滴,棚膜为白色无滴长寿高保温多功能膜;四、选种及种子处理:选择抗病、抗逆性好的品种,先将种子在弱光下晾晒1‑2h,然后将种子至于第一杀虫剂中浸种0.5‑1 h,再用约55℃的热水烫种并不停地搅拌15min,再用清水浸种1~3h,略加揉搓后洗净捞出,即可播种;五、培育壮苗:1)、营养土配制一般于播前1‑2个月,按60‑70%未种植过茄科作物的田土、30‑40%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的比例配制营养土,每lm3营养土中再加入2‑3kg过磷酸钙或三元复合肥,并充分拌匀过筛;2)、选建苗棚按大田用苗与苗床面积10∶1的比例参数设定苗棚大小,选择无重茬、地势高燥、排灌便利,一个月前实施过高温闷棚的田块,于播前5天~7天搭建育苗大棚,并随即在扣棚后加盖65%遮光率的黑色遮阳网遮荫,棚两侧开敞;3)、作床注水 用98%磷酸二氢钾,按每万钵一千克的量均匀撒入苗棚畦面后实施旋耕,随后作畦宽1.4m,理沟围边筑槽,使畦面形成约6cm深的平底浅槽,制钵前半天向槽内注水平畦,过干的畦在吃净水后再灌一次,可用50%土壤杀虫剂200ml/万钵的药量随水灌入畦中以防除地下害虫;4)、灌钵灌水半日后,于畦面撒一层草木灰(防土沾钵),以直径6cm、高8cm的制钵器在畦面逐次取泥制钵(泥猴),并依次将土钵排好挤紧,一排约20钵~22钵;5)、苗床准备每667m2栽培田需播种苗床8‑10 ㎡,播种苗床应于育苗前3‑5天,搭育苗大棚并扣膜加盖遮阳网,清理排水沟,用营养土做成宽1.2‑1.3m、高10c‑15cm的高畦,细耙整平,播种前浇足底水;分苗前3‑5天,搭建分苗大棚并及时扣膜加盖遮阳网,整平棚内畦面,用10cm×10cm左右的营养钵套灌入营养土于畦面摆放,每排13‑15钵,前后错位排列、挤严,每667m2栽培田需制钵4500个左右,分苗棚与栽培棚的面积比约为1:10,或采用32‑50穴/盘的穴盘,灌装有机基质后于畦面排好,打透水后准备分苗;6)、播种播种期6月下旬‑7月上中旬;每667m2栽培田用种量20‑30g;采用套钵法和穴盘育苗的,先将水喷透播种床面,均匀撒播种子,并在播种前后以事先按每平米苗床35g土壤调理剂和3g土壤杀虫剂配好的营养药土下垫上盖1cm厚,采用泥猴法育苗的,先向钵面喷水,以去除钵顶草木灰,再以事先按每平米5g50%福美双配好的营养药土于钵顶盖成小尖堆,盖种完成后,苗床覆盖地膜,再加盖湿草帘;7)、苗期管理50%种子出苗时,揭除床面覆盖的地膜及草帘;晴天9:00左右,大棚覆盖遮阳率65‑70﹪的黑色遮阳网,棚两侧开敞,实施大通风管理,17:00左右推网折于棚顶,保持苗床土壤湿润,缺水时于早晚冷凉时用细眼喷壶浇水,泥猴法育苗的一般前期不用浇水,后期过干时可适当补水; 日历苗龄12‑15天、具2‑3片真叶时,于晴天16:00以后或阴雨天全天分苗,边起苗、边移栽、边浇水,栽苗深度以营养土埋至子叶节下1‑2cm为宜,1‑2天内于分苗床上插拱杆加盖草帘遮荫,成活后于晚间撤除,分苗棚白天继续保持遮阳覆盖管理,逐渐缩短遮荫时间,适当炼苗,棚内温度力争控制在白天28℃以下、夜晚20℃以下,穴盘育苗应在移苗后及时于早晚冷凉时补水,始终让穴盘中基质保持湿润;六、定植1)、定植准备栽培田应尽早腾茬,清洁田园后深耕,定植前再深耕细耙,并结合耕耙,每667m2施用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2000‑3000kg、三元复合肥50kg、土壤调理剂35 kg,肥土混匀,耙碎整平,做成宽1.8m、高15‑20cm的栽培畦,同时在畦间留出宽30‑40cm的操作沟,使用2%的第一杀虫剂对待定植壮苗进行均匀喷洒,定植前7‑10天搭棚扣膜闷棚;2)、定植操作于12月中下旬至次年元月上中旬,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具5‑7片真叶,叶色浓绿、茎杆粗壮节间短、无病虫害的壮苗,选连晴天按株行距30cm×45cm开穴定植,并及时浇透定根水,再培土雍根平穴,最后在畦面行间铺设微灌软管、覆地膜并放苗,随后插拱杆建小拱棚并覆膜;七、栽培管理:1)、光照调节结合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的调节,统筹调节光照条件,尽量确保每天必要的光照时间,前期高温强光时段,应注意适时适当遮荫,防止光合效率的降低和日灼果的发生;后期寒冷时段,尤其是连续阴雨天,应通过草帘揭盖时间的掌控,在植株对低温可忍耐的范围内,尽量增加光照;2)、肥水运筹根据天气状况及植株长势长相,把握在植株定植活棵后、初果期及膨果期等关键点实施追肥,一般定植活棵后每667㎡棚地以5‑6kg的氨基酸活性液肥追施一次发棵肥;两穗果定型后及膨果中期各追一次膨果肥,一般每次每667m2施三元复合肥10‑15kg,结合病虫防治,于初花期叶面补施0.2%的硼肥和0.2%的磷酸二氢钾1‑2次,依据天气及田间持水状况,于膨果初中期叶面补施1%过磷酸钙浸出液1‑2次,结合追肥进行浇灌,灌水以透而不渍为宜,并在追肥灌水后及时通风换气,降低棚内空气湿度,果实进入绿熟期即控水控肥;3)、植株调整株高25‑30cm、第一层花序开放前,用高约45 cm细竹竿靠近植株主干插入根际土中,再于每穗果下节用柔软细绳捆绑一道,并及时整理果穗;一般实施单干整枝,留果失败再考虑一干半或其他整枝方式,侧枝及时摘除,留果2‑3穗后,于主茎顶部花穗上方留1‑2片叶摘心,适时摘除基部老、黄、病叶,并带出集中处理;4)、病虫防治采用银膜驱避,防虫网阻隔,色板诱杀,灯光诱杀等常规手段进行杀虫防病;八、采收于12月~翌年2月期间,根据市场需求及运输路途远近,在果实成熟不同阶段选择适宜采收期,采收及转运过程中应避免二次污染,采收完毕应及时清洁田园、无害化处理秸杆和废地膜,并使用土壤调理剂、土壤杀虫剂对农田进行处理,每667m2栽培田施用土壤调理剂100‑120kg、土壤杀虫剂3kg,农业企业、农业合作化组织还应及时完成和完善全程无公害生产记录及统计备案工作,并及时录入质量追溯系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县绿源蔬菜种植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和县绿源蔬菜种植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9692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