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双工交通协作通信网络的估计转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26522.4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07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韩双双;赵恺;程翔;杨柳青;王飞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B7/155 | 分类号: | H04B7/155;H04L25/03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7 | 代理人: | 徐艳艳 |
地址: | 26610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双工交通协作通信网络的估计转发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建立由多节点构成的交通协作通信网络,各节点都可作为中继节点协助源节点传递信号到目的节点;步骤二、中继节点接收到发送信号之后,中继节点采用Unconstrained最小均方误差算法来获取发送信号的估计软信息;步骤三、对中继节点上的发送功率进行归一化处理;步骤四、中继节点将步骤二中得到的软信息发送到目的节点;步骤五、目的节点接收到转发信息后,采用Generalized球形检测算法检测信号。本发明的估计转发方法,中继节点通过转发接收信号的一个简单估计值给目的节点,从而得到优于放大转发和译码转发方法的性能,使接收端误码率大大降低。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工 交通 协作 通信 网络 估计 转发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全双工交通协作通信网络的估计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建立由多节点构成交通协作通信网络,各节点都可作为中继节点协助源节点传递信号到目的节点;步骤二、中继节点接收到发送信号之后,中继节点采用Unconstrained最小均方误差算法来获取发送信号的估计软信息;步骤三、对中继节点上的发送功率进行归一化处理;步骤四、中继节点将步骤二中得到的软信息发送到目的节点;步骤五、目的节点接收到转发信息后,采用Generalized球形检测算法检测信号;步骤一中所述的交通协作通信网络为单天线交通协作通信网络或多天线交通协作通信网络;步骤二中,获取发送信号的估计软信息的具体过程为:某中继节点R对应两个终端节点T1和T2;第一个时隙,两个终端节点T1和T2同时发出信号x1和x2到中继节点,中继节点接收到的信号r表示为:r=H1x1+G1x2+n (1)这里,H1和G1分别代表T1和R以及T2和R之间的多天线或单天线信道,n为信道噪声;第二个时隙,中继节点对接收到来自两个终端节点的信号进行处理并发送处理后的信号到对方节点,此时T1和T2作为目的节点,以接收中继节点发送的信号;中继节点信号处理函数用G(r)表示,目的节点T1和T2接收到的信号可以分别表示为:
这里,H2和G2分别代表R和T1以及R和T2之间的多天线或单天线信道,n1和n2为对应信道的噪声;中继节点采用Unconstrained最小均方误差估计,获取发送信号的估计软信息:
其中σ2为噪声方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未经青岛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726522.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