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与饭豆间作的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27511.8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1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宋凤斌;曹庆军;朱先灿;刘胜群;刘景双;王洋;齐晓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侯静 |
地址: | 15008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玉米与饭豆间作的栽培方法,涉及一种玉米与饭豆的栽培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种植方式下,东北高纬度地区积温不足、生育期短、产量和种植效益低、农民种地积极性差问题。方法:一、秋翻耙地,精细整地;二、良种选择;三、种子处理;四、适时播种,合理密植;五、玉米与饭豆间作栽培方法的田间布局;六、科学田间管理;七、适时收获。本发明方法在保持玉米不减产的情况下,每公顷可以增加清产饭豆2000~3000公斤,显著提高了单位面积上作物的产量和效益,增产增效优势明显。本发明用于农作物种植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间作 栽培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玉米与饭豆间作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秋翻耙地,精细整地:在秋季收获后,深翻细耙20~30cm,冬季蓄水保墒;二、良种选择:玉米选用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抗虫、抗倒伏能力强、耐密性及商品品质好的优良品种;饭豆选择豆荚均匀、纤维少、单荚重、品质优、抗病性强的短蔓矮生品种;三、种子处理:玉米种子播前,摊在干燥向阳的地上或席上,连续晒2~3天,经常翻动种子,晒匀,再用种衣剂包衣处理;饭豆种子播前用温水浸泡8‑10h,再用种子质量0.3%的多菌灵粉剂杀菌消毒;四、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玉米以5~10cm土壤温度稳定通过10~12℃时为始播期,饭豆以10cm土壤温度稳定通过10℃时为始播期,玉米种植密度为6.5‑7.0万株/公顷,饭豆种植密度4.5~5.5万株/公顷;五、玉米与饭豆间作栽培方法的田间布局:在水平布局上,地块由多个“玉米/饭豆结构单元”构成,每个“结构单元”包括一个窄行和一个宽行构成,窄行宽度30cm,种植两行玉米,宽行宽度100cm,在宽行中间种植两行饭豆,饭豆行距为70cm;六、科学田间管理:包括播种后镇压保墒、查苗补苗、间苗定苗、化学除草、病虫害防控、中耕除草以及合理施肥;七、适时收获:饭豆嫩荚籽粒开始饱满时采收,采摘时注意不要损伤果序及枝蔓,植株下层荚转黄时陆续大量采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72751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