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温拌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30837.6 | 申请日: | 2015-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07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陈保莲;范思远;张静;宁爱民;李志军;程国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4B26/26 | 分类号: | C04B26/26;C04B2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拌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混合料包括温拌聚合物改性沥青4.0~6.0份、矿粉1.0~3.0份和集料91.0~95.0份;其中所述温拌聚合物改性沥青包括温拌剂1~7份、聚合物2~5份、基质沥青88~97份,还包括硫磺,硫磺按以上三种组分的总质量计为0.01%~0.07%。所述温拌剂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在催化剂作用下,高分子烷烃与卤素反应得中间体;芳烃油与络合物在催化剂作用下得芳烃络合组分;将芳烃络合组分导入中间体反应、熟化得到所述温拌剂。本发明混合料中的沥青添加了温拌剂,不仅能够对沥青起到温拌效果、兼顾沥青的高低温性能,并可提高沥青的热稳定性,改善抗老化性能,减轻沥青发生热老化,减少有害气体发生量。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 改性沥青 混合 料及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温拌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以混合料总质量计,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温拌聚合物改性沥青 4.0 ~6.0份矿粉 1.0~3.0份集料 91.0~95.0份其中所述的温拌聚合物改性沥青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温拌剂 1~7份聚合物 2~5份基质沥青 88~97份所述温拌聚合物改性沥青还包括硫磺,硫磺按温拌剂、聚合物和基质沥青三种组分的总质量计,其质量分数为0.01%~0.07%;所述聚合物选自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型嵌段共聚物、丁苯橡胶、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温拌剂采用以下方法制备:a. 将高分子烷烃加热熔融后加入卤素单质和催化剂Ⅰ,通入保护气,反应得到中间体;b. 向芳烃油中添加络合物和催化剂Ⅱ,搅拌反应得到芳烃络合组分;c. 将步骤b中所述芳烃络合组分导入步骤a中的中间体中,通入保护气,反应得到粘稠物;d. 将步骤c得到的所述粘稠物熟化,得到所述温拌剂;所述高分子烷烃为C30~C130的烷烃摩尔含量在90%以上的混合高分子烷烃;所述催化剂Ⅰ选自无水CuCl2、无水MnCl2、无水CrCl3和无水NiCl2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催化剂Ⅱ选自Cu、Fe、Zn、Cr和Ni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络合物选自[Cu(NH3)4]SO4、[Pt(NH3)2]Cl2、K[Pt(C2H4)Cl3]、K4[Fe(CN)6]、K3[Fe(CN)6]、Fe4[Fe(CN)6]3、Ni(CO)4、[Co(NH3)5Cl]SO4、(NH4)3[Cr(NCS)6]中的至少一种;制备温拌剂时,步骤a中所述卤素单质的用量为高分子烷烃的摩尔数的0.25~0.75倍,所述催化剂Ⅰ的用量以质量计,为高分子烷烃的0.3%~0.9%;步骤b中所述芳烃油中的芳烃含量按质量分数计大于57%,所述络合物的用量以质量计,为芳烃油中芳烃含量的3%~9%;所述催化剂Ⅱ的用量以质量计,为芳烃油中芳烃含量的0.3%~0.9%;步骤c中将芳烃络合组分导入步骤a中的中间体中,其混合比例以原料高分子烷烃和芳烃油的质量计,为1~7:7~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73083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