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良大宗赤泥土壤的方法及用改良后赤泥烧制陶粒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39879.6 | 申请日: | 2015-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4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健辉;郑元枝;蔺新艳;武文龙;孟海平;杨大方;张向冈;范利丹;绳飘;钟正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C04B38/06;C04B33/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454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良大宗赤泥土壤的方法及用改良后赤泥烧制陶粒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利用有机物废料发酵后生成的腐殖质和腐殖酸对赤泥的理化性质进行中性改良和富营养土改良,该方法工艺简单、易操作,不需要特殊的环境、设备工具,可实现“以废治废、变废为宝”,低成本大宗消纳赤泥,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及经济效益。其次,为了扩大改良赤泥的其他用途,再将改良后的赤泥与页岩粉等其他材料混合成球,然后利用回转窑通过高温烧结制成陶粒,以作为许多建材产品的原材料使用,从而实现了大宗消纳赤泥的目的。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大宗 泥土 方法 后赤泥 烧制 陶粒 | ||
【主权项】:
一种改良大宗赤泥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首先在容器底铺上土壤疏松剂,然后铺设改性材料,再铺设赤泥;第二步,按上述第一步的构造层次循环继续依次铺放土壤疏松剂、改性材料和赤泥,直至最表层为土壤疏松剂;第三步,待上述容器装满后开始洒水,所述洒水的水量以赤泥湿透但基本不流出渗出液为准,盖上容器盖,把上述容器放置在露天地方保持1‑3个月,直至改性材料发酵完成;第四步,待上述第三步发酵完成后,将土样倒出,搅拌均匀,得到适宜植物生长的改良后的赤泥土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73987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