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化合物中磷光产生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45802.X | 申请日: | 2015-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8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高希存;魏滨;吴志平;何彦波;陈怡;李炜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C07D493/04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 代理人: | 黄新平 |
地址: | 33003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有机化合物中磷光产生的方法,所述有机化合物必须具有给体官能团和受体官能团,给体原子具有SP3杂化特征,受体原子具有SP2杂化特征。给体原子首先失去SP3杂化态的电子并转移给受体SP2杂化态带部分正电荷的原子,使分子处于激发三重态,激发态分子通过共振使受体原子从SP2杂化态变成SP3杂化态,使原来给体转变成受体,使原来受体转变成给体;给体原子即基态时的受体原子再次失去SP3杂化态电子并转移给受体SP2杂化态原子,再次发生轨道-自旋偶合,使分子回到基态从而产生磷光。本发明首次阐明有机磷光产生机理,通过本机理指导,科研人员很容易地合成具有室温空气中可见的磷光的溶液或固体状态下的有机分子。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化合物 磷光 产生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有机化合物中产生磷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有机化合物必须具有给体官能团和受体官能团,给体官能团是含SP3杂化态氧原子、氮原子、碳负离子、硫原子等,受体官能团是羰基、亚胺、硝基、氰基等极性不饱和共价键中的带部分正电荷的碳、氮或氧;(2)、具有上述给体和受体官能团的分子吸收能量导致电子从分子的给体氧原子、氮原子的SP3杂化轨道和碳负离子的σ轨道转移到受体的羰基、亚胺、硝基、氰基等带部分正电荷的碳、氮原子上,并且电子的自旋要翻转产生自旋角动量的变化以抵消轨道角动量的变化,使电子遵从能量守恒定律;(3)、处于激发态的分子不稳定,但可以共振达到亚稳态,通过共振不仅可以使激发态分子达到亚稳态得以暂时稳定,而且还可以使给体和受体的角色发生转换;使给体原子达成羰基和亚胺等不饱和极性共价键的结构,使受体原子从SP2杂化态变成SP3杂化态,使碳负离子的σ轨道变成了碳自由基σ轨道,使原来的给体转变成受体,使原来的受体转变成给体;(4)、给体原子即基态时的受体原子再次失去SP3杂化态的电子并转移给受体SP2杂化态带部分正电荷的原子,并且再次发生自旋翻转而伴随这一轨道变化,使分子回到基态;(5)、在产生磷光的整个过程中,电子完成了从给体到受体,再从受体回到給体的循环,分子中的电子没有损失,分子的电中性得以保持,而且电子的跃迁不仅遵守了总角动量守恒原理而且也遵从保里不相容原理,轨道‑自旋偶合主要靠吸电子基团对给电子基团的吸引力而导致的电子在不同轨道间的跃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745802.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