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分布式存储系统带流检测技术的纠删码写缓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51354.4 | 申请日: | 2015-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26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全宝;郭家勇;黄芳;张诗芳;邵江;王剑雄;刘友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安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10 | 分类号: | G06F11/10;G06F3/06 |
代理公司: | 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4 | 代理人: | 郑隽;吴婷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分布式存储系统带流检测技术的纠删码写缓冲方法,包括:在对原始数据进行覆写操作时,第一次覆写操作的长度为缓冲层数据起始位置至第一个对齐点,最后一次覆写操作的长度为最后一个对齐点至缓冲层数据结束位置;第一次覆写操作和最后一次覆写操作之间的覆写操作的长度均与相邻的对齐点之间的长度相等,位置对齐。将多个写操作在缓冲层合并,缓冲层中只有数据头尾两端的写操作是非对齐的,减少了纠删码存储系统中覆盖写情况下非对齐写操作引发的读操作,提高命令响应速度。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分布式 存储系统 检测 技术 纠删码写 缓冲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面向分布式存储系统带流检测技术的纠删码写缓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客户端建立缓冲层,对写操作进行合并和对齐;客户端接收到非写操作,先执行缓冲层中的写操作,再执行非写操作;在对原始数据进行覆写操作时,第一次覆写操作的长度为缓冲层数据起始位置至第一个对齐点,最后一次覆写操作的长度为最后一个对齐点至缓冲层数据结束位置;第一次覆写操作和最后一次覆写操作之间的每一次覆写操作的长度均与任意两个对齐点之间的长度相等,位置对齐;加入定时机制,防止缓冲层内的操作长时间得不到执行;加入定时机制的步骤包括:在IO操作命令没有超时时,进行该IO操作命令是否为写操作的判断;在IO操作命令超时时,则判断缓冲队列是否有写操作;在客户端的缓冲层内空闲空间大小小于执行该IO操作命令所需数据所占的空间大小,且在该IO操作命令超时时,暂停接收新的IO操作命令,执行客户端的缓冲里的至少一个IO操作命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安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安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751354.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