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韭黄的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51718.9 | 申请日: | 2015-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5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县聂兴圩蔬菜种植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13/00;A01C21/00;C05G3/00;C05G3/02;C05G3/04;C09K17/00;A01N65/38;A01P7/04;C09K101/00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鲁延生 |
地址: | 2382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韭黄的栽培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一、制备土壤调理剂;二、制备专用杀虫剂;三、选种及种子处理。四、育苗;五、大田定植管理;六、保护地栽培;七、采收。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韭黄的栽培方法,规范化韭黄种植流程,提高韭黄产出的质量和产量,解决韭黄种植过程中的病害防治及农药残留问题,适宜规模化蔬菜种植园进行推广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韭黄 栽培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韭黄的栽培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一、制备土壤调理剂:土壤调理剂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原料制备而得:小麦秸秆23‑28、南瓜藤5‑8、稻草32‑36、棉籽饼6‑8、菇渣6‑8、风化煤10‑12、白花除虫菊13‑16、辛硫磷乳油2‑4、氰菊酯0.3‑0.5、硫酸锌0.2‑0.3、硫酸锰0.02‑0.03、硫酸亚铁1‑2、蛇床子0.3‑0.6、钼酸铵0.2‑0.3、苦参碱0.5‑1.2、薄荷油2‑3、尿素3‑4、羧甲基纤维素钠3‑5、水100;二、制备专用杀虫剂:专用杀虫剂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原料制备而得:洋金花2、草乌头3、龙胆草3、黄连1、紫苏1、雷公藤3、白花除虫菊5、水16,其制备步骤为:1、将上述原料煮沸,并维持煮沸时间3‑6h,此时滤出溶液A,每千克A中加入200‑400克多菌灵得第一杀虫剂;2、将上一步制得的洋金花、草乌头、龙胆草、黄连、紫苏、雷公藤、白花除虫菊通过离心粉碎机粉碎,再往该粉碎物中注入含2%抑太保乳油的水溶液,粉碎物与水溶液的重量比为2:7,存放48小时后,滤出溶液得第二杀虫剂;3、收集第二步产生的废渣作土壤杀虫剂;三、选种及种子处理:选用高产、抗逆性强的甜脆卷叶型品种,如黄韭1号,选用新种,播前筛去瘪籽和杂质,先将种子浸泡在12‑16%的第一杀虫剂中3‑4小时,再用50℃左右的温水浸泡10小时,洗净后用湿布包好放在16~20℃的条件下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1~2次,60%种子露白尖即可播种,四、育苗:1、整地:选用土地肥沃,排灌条件便利并轮作三年以上的沙壤土田,且远离葱蒜类的地块作苗床用地,苗床墒宽1~1.4米,整地时不施或少施基肥,深翻30厘米左右,平整墒面;2、播种:韭黄的育苗时间约在8~10月,亩用种量0.4~0.5公斤,(每平方米苗床用种8~10克),每亩大田用苗床50~60平方米;育苗前将准备好的育苗墒浇透水,再对苗床撒均土壤杀虫剂防治地下害虫,播种后用过筛细土均匀覆土0.5~1厘米厚,用喷壶浇透水,选用除草剂高盖能除草,每亩用50毫升兑水45公斤喷施,盖好薄膜,两侧用土压实;3、苗期管理:当出苗率达80%以上,揭膜练苗,水分掌握墒面深1.5~2厘米土壤湿润,以满足其生长需要;五叶期时,5~7天浇一次水,第一、二次亩随水追肥尿素5~6公斤,间隔15~20天每亩次施用尿素10~12公斤;移栽前5~7天停止浇水;五、大田定植管理:1、整地做墒,施足底肥整田时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2000~2500公斤,土壤调理剂200‑400公斤,复合肥15~2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土壤杀虫剂80‑120公斤,硫酸锌3.0公斤,硼砂1.5公斤,将肥土充分混合均匀作底肥,并整平墒面,定植墒宽3.5~4米,沟宽40厘米;2、定植韭黄移栽从3月底开始至5月结束,当韭黄苗4~5片叶、高25厘米时即可定植,种植规格为行距35~40厘米,株距15~20厘米,每穴3~4苗,将韭黄苗按大小分级,大苗定植在韭垄中部,小苗定植两头,定植深浅视韭苗大小决定,一般沟深3~5厘米,覆土2~3厘米为宜,不能埋住叶心,或采用按规格拉线,打塘定植,定植后及时浇透水,新根大量长出后,视墒面干湿情况,再浇水;3、水肥管理韭黄常年生长,需肥量较大,应根据土壤肥力和不同时期对水肥的需求规律,合理施肥浇水,在施用底肥的基础上,于移栽后12~15天施第一次肥,每亩施用尿素10~15公斤,促进早生快发,间隔25~30天,亩用尿素20~25公斤、磷酸一铵10公斤或普钙30公斤撒施后浇透水,搭棚前亩施用尿素30~40公斤,磷酸一铵20~30公斤或普钙50~60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并喷施云苔素等生长调节剂,以满足韭黄生长需求;4、病虫害防治:1)韭黄白斑叶枯病的防治:在发病初,用20‑26%的第二杀虫剂,严重时可用32‑45%的第二杀虫剂掺杂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喷洒新生叶片及其周围土壤,连续喷2次;2)韭黄锈病的防治:种植不宜过密,注意增施钾肥,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同时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97%敌锈钠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等药剂,约隔10天防治1次,防治2-3次;3)韭黄根蛆的防治:①不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料,特别是在成虫盛发期,不要泼浇粪水,施肥时可开沟深施再覆土;②顺垄开沟条施草木灰或随水灌施氨水,每亩8-10公斤,也可用大水漫灌;③在春天解冻后,将韭墩剔除泥土,晒墩5-6天,使蛆干燥死亡,并在覆土前再施1次药;④药剂浸根,移栽时用40%的第一杀虫剂浸根杀灭幼虫,防止传播,在韭黄根覆土前,每亩用土壤杀虫剂15‑20公斤,拌细土撒于韭黄根附近,再覆土;⑤防治成虫,在早春成虫羽化盛期时,喷50%的第二杀虫剂溶液,上午9-11时喷药效果最好;六、保护地栽培:1、适时搭棚,在韭叶封垄后(8~10月),留韭菜桩25厘米左右,即可张网建棚,使用10×10厘米规格张网,第一层网离地面30厘米,两层网之间距离20厘米,上下网孔应对齐拉紧,以防植株因网孔不齐而造成弯曲生长,搭棚规格:墒宽3.5米,棚边高0.8米,棚顶高1.1米,墒中间及棚边每间隔1.5~2米栽木桩一棵,四周用竹子围边,棚顶做拱架,间隔30厘米,形成中间高,两边底的小拱棚,覆盖遮光率75%遮阳网一层后,盖8~10丝黑膜再盖遮阳网或稻草,四周加盖稻草帘子,并用棚膜压线拉紧固定,以达到避光、保温、防寒的目的;2、保护地栽培管理:1、应注意通风降温,根据天气情况,温度过高时要及时通风降温,防止烧苗现象发生,减少病菌侵染的机会;2、适时灌水,确保水肥运筹,满足韭黄生长需求,于盖棚后12~15天放水漫灌,待墒面充分透水后及时撤水,切忌长时间浸泡;3、注意观察棚内蚜虫发生危害情况,当百株蚜量达600~800头时,采用10%吡虫啉1200~15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七、采收:韭黄应适时收割,小拱棚栽培的韭黄一般露地养桩110~130天,覆盖后20~30天收割,每次收割后留茬1~2厘米,清除覆盖物,转入正常管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县聂兴圩蔬菜种植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和县聂兴圩蔬菜种植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751718.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豇豆的壮苗培育方法
- 下一篇:猕猴桃在皖北地区的高产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