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麦穗花提花布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74066.0 | 申请日: | 2015-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68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金振华;张富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港恒针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3/00 | 分类号: | D03D13/00;D03D15/00;D06B3/10;D01D5/32;D01D5/12;D01D5/088;D01D5/084;D01D5/24;D01D5/34;D06P1/673;D06P1/651;D06P1/642;D06P1/52;D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09 | 代理人: | 梁斌 |
地址: | 314504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麦穗花提花布的制造方法,制作出的复合布透气、保暖、吸湿性能好,并且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连接处强度好。麦穗花提花布由提花布层、透气布层和里布层组成;提花布层固定在透气布层的上表面,里布层固定在透气布层的下表面。制造方法包括提花布层的制备工艺、透气布层的制备工艺、里布层制备工艺、并列型复合纤维纱线的制备工艺、中空纤维纱线的制备工艺、皮芯型复合纤维纱线的制备工艺,上述工艺中对参数、流程、结构、材料等方面做出了改进,达到了更加好的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麦穗 提花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麦穗花提花布的制造方法,所述的麦穗花提花布由提花布层、透气布层和里布层组成;提花布层固定在透气布层的上表面,里布层固定在透气布层的下表面;其特征在于: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提花布层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经线和纬线均采用中空纤维纱线;经密度为86根/cm,纬密度为65根/cm;(2)、将经线和纬线纺织成胚布;(3)、对胚布进行染色,包括如下步骤:(31)、胚布依次经过烧毛、退浆氧漂、丝光、定型;(32)、定型后对胚布进行染色预处理:将胚布放入染缸中,染浴PH 值为5,染浴开始温度为25℃,然后以5℃/min的速度升温,直到染浴温度达到75℃,然后持续2min;(33)、对胚布进行染色:在染缸中加入染料,染料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数为:9份焦磷酸钠,4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份铁蓝,1份二亚硝基戊四胺,4份二甲基甲酰胺,8份乙酸乙酯,7份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10份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20份水,2份丙三醇,8份引发剂,6份聚乙烯吡咯烷酮,7份甲基丙烯酸丁酯;染色时间3小时,染色温度50℃;(34)、染色完毕后进行清洗和烘干;(4)、将染色后的胚布制成提花布层;二、透气布层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经线和纬线均采用并列复合纤维纱线;经密度为88根/cm,纬密度为86根/cm;(2)、将经线和纬线纺织成胚布;(3)、对胚布进行染色,包括如下步骤:(31)、胚布依次经过烧毛、退浆氧漂、丝光、定型;(32)、定型后对胚布进行染色预处理:将胚布放入染缸中,染浴PH 值为5,染浴开始温度为20℃,然后以5℃/min的速度升温,直到染浴温度达到80℃,然后持续1min;(33)、对胚布进行染色:在染缸中加入染料,染料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数为:10份甲基丙烯酸羟乙酯、8份甲基丙烯酸丁酯、7份硬脂酸锌、3份铁蓝、7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份甘油三酯、3份苯乙烯、2份乙酸乙烯酯、2份乙酸钠、2份聚乙二醇、50份水;染色时间3小时,染色温度50℃;(34)、染色完毕后进行清洗和烘干;(4)、将染色后的胚布制成透气布层;三、里布层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经线和纬线均采用皮芯型复合纤维纱线;经密度为95根/cm,纬密度为90根/cm;(2)、将经线和纬线纺织成胚布;(3)、对胚布进行染色,染料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数为:10份铁蓝、2份聚氧乙烯醚、1份聚乙烯蜡、1份着色剂;四、所述的并列复合纤维纱线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复合纺丝工艺,将特性粘度为1.13dl/g 的高粘度PET切片及特性粘度为0.77dl/g 的低粘度PET切片分别进行结晶干燥;(2)、将两种PET切片分别进行熔融挤压后由喷丝板喷出形成并列复合纤维单丝;并列复合纤维单丝由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组成,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相连;第一组分由优弧形部、劣弧形部和支撑部组成;优弧形部的两端和劣弧形部的两端相连,优弧形部和劣弧形部围成第一组分空腔;优弧形部的横截面为优弧形,劣弧形部的横截面为劣弧形,第一组分空腔的横截面为月牙形;支撑部位于第一组分空腔中,其一端与优弧形部相连,另一端与劣弧形部相连,支撑部将第一组分空腔分隔为两部分;支撑部的横截面为矩形;在劣弧形部上开有第一凹槽;第二组分由E形部和连接部组成;E形部的横截面为E字形;连接部一端与E形部相连,另一端与优弧形部相连;在连接部上开有第二凹槽;连接部的中部开有腰型孔;并列复合纤维单丝中,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的重量比为35:65;高粘度PET切片制作成并列复合纤维单丝的第一组分;低粘度PET切片制作成并列复合纤维单丝的第二组分;(3)、喷丝板喷出后的丝束采用冷却风进行冷却,冷却风温度为15℃,湿度为80%,风速0.8m/s;(4)、对冷却后的丝束进行牵伸,牵伸时半成品的温度为100℃,拉伸比为3,牵伸速度为300m/min;(5)、对牵伸后的丝束采用吹风方式进行热处理,风温110℃,时间30min;(6)、热处理后通过后续工艺制成并列复合纤维纱线;五、所述的中空纤维纱线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将涤纶切片进行干燥,干燥后涤纶切片的含水率小于 28ppm;(2)、将经过干燥后的涤纶切片进行熔融,得到涤纶熔体;(3)、将涤纶熔体由喷丝板喷出形成中空纤维单丝;该中空纤维单丝由外周体和中心体组成;外周体的横截面为圆环形;中心体位于外周体内,中心体横截面为十字形;中空纤维单丝开有中空纤维单丝孔;中空纤维单丝孔的横截面为扇形;(4)、喷丝板喷出后的丝束采用冷却风进行冷却,冷却风温度为30℃,湿度为80%,风速1m/s;(5)、对冷却后的丝束用油剂上油;油剂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数为:平滑剂40份、乳化剂25份、抗静电剂6份、渗透剂2份、水150份;平滑剂为四元醇酯;乳化剂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数为:蓖麻油聚氧乙烯醚10份,月桂酸聚氧乙烯醚50份;抗静电剂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数为:十八醇磷酸酯钾盐40份,氢氧化钾2份,水120份;渗透剂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数为:碳八醇聚氧乙烯醚50份,聚氧乙烯醚30份;(6)、将上油后的丝束制成中空纤维纱线;六、所述的皮芯型复合纤维纱线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复合纺丝工艺,将PET切片和PTT切片分别进行预结晶干燥;(2)、将两种切片分别进行熔融挤压后由喷丝板喷出形成皮芯型复合纤维单丝;皮芯型复合纤维单丝的皮层的横截面的外轮廓线为椭圆形,芯层的横截面为月牙形;皮层为PTT聚酯,芯层为PET聚酯;(3)、将皮芯型复合纤维单丝通过后续工艺制成皮芯型复合纤维纱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港恒针织有限公司,未经嘉兴港恒针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77406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