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的等离子体产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78612.8 | 申请日: | 2015-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78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侯中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中宇 |
主分类号: | H05H1/24 | 分类号: | H05H1/2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相变超结构电极系统放电产生等离子体的新方法,包括步骤:制备超结构母体(1);制造压强梯度功能结构(2);制造一次相变低温热场结构(3);制造辅助电极(4);制备低温燃料(5);填充超结构母体形成相变超结构电极系统(6);通电加电压放电产生等离子体云团。本发明能够通过低温燃料体系的化学和温度特性控制所产生等离子体云团的特性,从而大幅提高对等离子体物性、理化特性的控制水平和调制范围,并能大幅提高等离子体产生的效率,能够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疗、航空航天、通信等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等离子体 产生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新型的等离子体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制备超结构母体(1);第二,制造压强梯度功能结构(2);第三,制造一次相变低温热场结构(3);第四,制造辅助电极(4);第五,制备低温燃料(5);第六,填充超结构母体形成相变超结构电极系统(6);第七,通电加电压,放电产生等离子体云团;所述的超结构母体(1),包括基片及其体内的通孔或者通孔阵列结构,还包括通孔内外的纳米结构;所述的压强梯度功能结构(2),包括能够在出口和入口之间形成压强差的功能结构,该结构的出口与所述的超结构母体(1)相连;所述的一次相变低温热场结构(3),包括具有加热功能的电阻丝;所述超结构母体(1)两端分别连接至辅助电极(4)和压强梯度功能结构(2);所述的相变超结构电极系统(6),包括由所述的低温燃料(5)在超结构母体(1)中形成的电极或电极阵列结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中宇,未经侯中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77861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金属夹件的户外地板
- 下一篇:地下停车场增强保护型智能延时照明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