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动态孔径控制的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94661.0 | 申请日: | 2015-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2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朱新建;吴若愚;陆彦邑;何庆华;吴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8/00 | 分类号: | A61B8/00;A61B8/08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龙玉洪 |
地址: | 40004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动态孔径控制的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方法,对不同的聚焦深度,开启对应的阵元数目,设置孔径大小,能有效消除栅瓣现象和位移场中的伪位移,得到的质点位移-时间曲线更符合单点激发剪切波随时间衰减的规律,提升了剪切波传播速度测量准确度。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浅聚焦深度时,由于声辐射力栅瓣的影响,导致标记点位移——时间曲线发生畸变,降低剪切波传播速度测量准确度的技术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动态 孔径 控制 超声 剪切 弹性 成像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动态孔径控制的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不同的聚集深度z下,通过调整超声换能器的孔径宽度D来控制声辐射力场的形状,以消除声辐射力栅瓣,即:聚集深度z变大,超声换能器的孔径宽度D调大,聚集深度z变小,超声换能器的孔径宽度D调小;S2:根据超声换能器在孔径宽度D时的有效声压Pe计算声辐射力F;S3:由声辐射力矢量与三维波动方程的格林函数卷积求得该声辐射力引起质点振动的位移场;S4:针对每个聚焦深度,利用峰值时间法求解剪切力波的传播速度CT;S5:按照
计算剪切模量μ,其中ρ为被测生物组织密度,CT为步骤S4所得的剪切力波的传播速度;S6:根据杨氏模量E、剪切模块μ与泊松比ν三者关系式:![]()
重构生物组织的弹性模量并实现不同深度的弹性成像,其中λ为Lame常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79466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简易天花腻子打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装饰板连接扣件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