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铱配合物处理二氧化钛纳米管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94841.9 | 申请日: | 2015-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87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培源;苏炜;霍丽妮;陈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02 | 分类号: | A61L27/02;A61L27/54;C07F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地址: | 530213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铱配合物处理二氧化钛纳米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1)获取铱配合物;2)将铱配合物溶于水中;3)将二氧化钛纳米管浸泡于所述铱配合物溶液中,并通入氮气和微波处理;3)静置冷却至常温,加压到20‑25Mpa,保持2‑3分钟后降到常压,再离心30‑60分钟;4)移去离心后的上清液,取下层溶液和固体置于100‑120℃中,加压到20‑25Mpa,保持2‑3分钟,然后降到常压,干燥20‑26个小时。本方法使得二氧化钛纳米管抗菌和抗癌能力强,而且能持久有效抑制有害细胞生长,尤其对于抗骨癌效果更为显著,能有效提高二氧化钛纳米管在医学上的利用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钛纳米管 铱配合物 常压 加压 氮气 静置冷却 抗癌能力 微波处理 细胞生长 有效抑制 上清液 骨癌 抗菌 水中 移去 下层 浸泡 医学 | ||
【主权项】:
1.一种利用铱配合物处理二氧化钛纳米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1)将4‑6g对呋喃基苯甲醛溶于10‑15ml无水乙醇中,并加入4‑苯基‑3‑硫代氨基脲1‑2g,65‑75℃回流搅拌,反应5‑6h得到微紫色溶液,旋干至1‑2ml,加入5‑6ml乙醇和5‑6ml正己烷,析出白色晶体为具有式(1)的对呋喃基苯甲醛缩4‑苯基‑3‑硫代氨基脲;
2)称取对呋喃基苯甲醛缩4‑苯基‑3‑硫代氨基脲23‑30mg和二氯(五甲基环戊二烯基)合铱(III)二聚体31‑40mg加入CH2Cl26‑8ml,常温搅拌6‑7小时,将溶液减压蒸馏至1‑3ml,静置析出红色固体为具有式(2)的铱配合物,即一氯一对呋喃基苯甲醛缩4‑苯基‑3‑硫代氨基脲一五甲基环戊二烯基合铱(III);
3)将所述铱配合物溶于水中,搅拌均匀得铱配合物溶液;4)将二氧化钛纳米管浸泡于所述铱配合物溶液中,并将氮气不断充入所述铱配合物溶液底层5‑10分钟,然后微波加热20‑30秒,所述微波加热的温度为80‑95℃;5)静置冷却至常温,加压到20‑25Mpa,保持2‑3分钟后降到常压,再离心30‑60分钟;6)移去离心后的上清液,取下层溶液和固体置于100‑120℃中,加压到20‑25Mpa,保持2‑3分钟,然后降到常压,干燥20‑26个小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中医药大学,未经广西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79484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炉电路保护装置
- 下一篇: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水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