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备高热稳定性的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18277.X | 申请日: | 2015-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54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发明(设计)人: | 胡彬;方云生;方元行;周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B5/14 | 分类号: | H01B5/14;H01B13/0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42201 | 代理人: | 梁鹏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高热稳定性的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在平整光滑的目标衬底表面,均匀涂覆呈一维结构的导电金属纳米材料,并形成为导电网络结构;步骤二,在具有导电网络结构的目标衬底表面上,刮涂形成含氟聚酰亚胺的前驱体涂层;步骤三,通过梯度升温的方式来对含氟聚酰亚胺前驱体涂层执行固化处理;步骤四,将完成上述固化后的含氟聚酰亚胺膜层从目标衬底予以剥离,由此制得所需成品。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柔性透明导电薄膜产品及其特征。通过本发明,能够以便于质量操控、高效率的方式制得柔性透明导电薄膜,并具备低方阻、高可见光透过率、抗紫外线、高柔韧性、低表面粗糙度、以及优良的高温耐受能力等诸多特性。 | ||
搜索关键词: | 具备 高热 稳定性 柔性 透明 导电 薄膜 制备 方法 及其 产品 | ||
【主权项】:
一种具备高热稳定性的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步骤一:导电网络结构的形成工序在平整光滑的目标衬底表面,均匀涂布一维结构的导电金属纳米材料,并使得该导电金属纳米材料在目标衬底表面上形成导电网络结构;步骤二:含氟聚酰亚胺前驱体涂层的形成工序将含氟聚酰亚胺粉末溶解在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之中,并制成含氟聚酰亚胺质量百分比为5%~30%的前驱体溶液;然后,将此前驱体溶液以流延刮涂方式均匀涂覆至上述有导电网络结构的目标衬底表面上,并控制前驱体溶液的刮涂厚度为300微米到1毫米;步骤三:原位聚合固化工序通过梯度升温的方式来对步骤二所形成的含氟聚酰亚胺前驱体涂层进行固化处理:在此过程中,首先将步骤二中涂覆有含氟聚酰亚胺前驱体的目标衬底放入干燥设备中,在50℃~70℃下保温30分钟~60分钟;接着采用梯度方式依次升温到80℃~90℃、110℃~120℃、140℃~150℃、165℃~175℃、190℃~200℃,并且以上各个梯度温度点分别持续30分钟~60分钟;以此方式,在所述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被去除的过程中,含氟聚酰亚胺前驱体发生原位聚合且固化为含氟聚酰亚胺膜层,而呈一维网络结构的导电金属纳米材料则嵌入到该含氟聚酰亚胺膜层之中,并且该导电金属纳米材料仅有部分上表面被暴露出来;步骤四:剥离工序将完成上述固化后的含氟聚酰亚胺膜层从目标衬底剥离,由此制得以含氟聚酰亚胺作为衬底的柔性透明导电薄膜产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818277.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扁平的阻燃电缆
- 下一篇:一种基于操作单元的一体化画面系统生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