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激励单重态氧发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24755.8 | 申请日: | 2015-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5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李留成;多丽萍;金玉奇;于海军;王元虎;李国富;唐书凯;汪健;曹靖;康元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S3/036 | 分类号: | H01S3/036;H01S3/041;H01S3/225;C01B13/0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电激励单重态氧发生装置。该装置由以下部分组成放电产生区、催化增强区和气流冷却区。放电产生区由放电腔和放电电极构成,放电腔为内外两个圆筒状石英玻璃管构成,放电电极由圆筒状金属管构成,位于放电腔的外侧;催化增强区位于放电产生区的下游,由许多条横截面为正六边形的气流通道构成,气流通道内壁涂有氧化物催化层;气流冷却区位于催化增强区的下游,垂直于气流方向交错分布有多根冷却管,冷却管内流动着液态冷却剂。此单重态氧发生装置能够有效地提高单重态氧的绝对粒子数浓度,可望应用于电激励氧碘激光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励 单重态氧 发生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电激励单重态氧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电产生区、催化增强区和气流冷却区;放电产生区由放电腔和放电电极构成,放电腔包括两个圆筒状石英玻璃管,一个为左端开口、右端密闭的内管,另一个为左右两端开口的外管,内管穿置于外管中,内管和外管之间的空腔构成放电腔;放电电极包括两个圆筒状金属电极,一个为内电极,穿置于放电腔内管的内部,另一个为外电极,套设于放电腔外管的外部;催化增强区位于放电产生区的下游,由2条以上并行的气流通道构成,气流通道左端入口与放电腔右端开口处相连通,气流通道内壁面上涂有氧化碘或氧化汞的催化层;气流冷却区位于催化增强区的下游,其为左右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气流通道右端出口与筒状结构的左侧开口端相连通,气流于筒状结构内从左至右流动,于筒状结构内部沿垂直于气流方向分布有2根以上的冷却管,冷却管内流动有液体冷却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824755.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