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厂一体化净水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55915.5 | 申请日: | 2015-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7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罗学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綦江县狮子桥供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龙玉洪 |
地址: | 401421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厂一体化净水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原水池、初级沉降塔、斜管沉淀室、过滤室和吸附室,初级沉降塔包括内塔和外塔,内塔内相对交叉设置有向上倾斜的折流板,斜管沉淀室内设有污泥收集装置和斜管沉淀装置,斜管沉淀室下部通过管道与初级沉降塔顶部连接,过滤室上部设有与斜管沉淀室上部连接的布水管,中部设有过滤层,底部设有出水口,吸附室内设有多层吸附层和竖向布水管,竖向布水管的上端穿出吸附层并连接布水器,下端伸出吸附室并与过滤室的出水口连接,本发明利用初级沉降塔大大降低了原水的浊度,原水再进一步流经斜管沉淀室、过滤室等处理室后基本能达到饮用水标准,整个系统布局紧凑,占地面积小。 | ||
搜索关键词: | 水厂 一体化 净水 设备 | ||
【主权项】:
一种水厂一体化净水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原水池(5)、初级沉降塔(1)、斜管沉淀室(2)、过滤室(3)、吸附室(19)和清水池(20),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池(5)通过进水管道(6)与所述初级沉降塔(1)下部连接,所述进水管道(6)上设有混凝加药装置(9),该混凝加药装置(9)靠近所述原水池(5)的一侧的进水管道(6)上连接有在线流量检测计(7),该混凝加药装置(9)靠近所述初级沉降塔(1)一侧的进水管道(6)上设有高压泵(8);所述初级沉降塔(1)包括外塔(104)和内塔(103),二者之间形成污泥排放通道(106),所述内塔(103)的底部连接有进水管道(6),在所述内塔(103)内从上至下交叉设有至少两个折流板(102),该折流板(102)向上倾斜5‑10°,所述折流板(102)下侧边与所述内塔(103)的塔壁固定连接,所述折流板(102)上侧边分别设有挡板(101),每个所述折流板(102)与所述内塔(103)连接处分别设有污泥排放口(105),该污泥排放口(105)的下边缘与该折流板(102)下侧边平齐;所述斜管沉淀室(2)内设有斜管沉淀装置(202),该斜管沉淀装置(202)下方的所述斜管沉淀室(2)通过管道(15)与所述内塔(103)顶部接通;所述过滤室(3)顶部设有布水管(18),所述布水管(18)进水端与所述斜管沉淀室(2)顶部接通,所述过滤室(3)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过滤室(3)中部设有过滤层;所述吸附室(19)内设有吸附层(4)和竖向布水管(21),该竖向布水管(21)的两端分别穿出所述吸附层(4),该竖向布水管(21)的上端连接有布水器(22),该竖向布水管(21)的下端伸出所述吸附室(19)并与所述过滤室(3)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吸附层(4)下方的吸附室(19)通过出水管道(24)与所述清水池(20)连接,所述吸附层(4)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硅藻土层(401)、蓬松棉层(402)、硅胶层(403)和活性炭层(404),所述硅藻土层(401)、蓬松棉层(402)、硅胶层(403)和活性炭层(404)的厚度比为3:2:1.5: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綦江县狮子桥供水有限公司,未经綦江县狮子桥供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85591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循环冲泡过滤内杯
- 下一篇:高压胶管试验用增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