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鲜食玉米杂优群逐步分类种质改良与育种技术体系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59767.4 | 申请日: | 2015-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4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石明亮;黄小兰;郝德荣;陆虎华;薛林;冒宇翔;陈国清;胡加如;张振良;周广飞;孙权星;程玉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鲜食玉米杂优群逐步分类种质改良与育种技术体系,包括选三群组配轮回选择初始群体的优良种质与杂交种、抗性选择、双单倍体育种、DH系测试、配合力测定、DH系应用于育种以及组配第二轮回原始群体等步骤。本发明倡导在多生态条件下广泛进行多病虫害抗性、抗倒性、品质、产量等方面的轮回选择,并进行群体互换与相互结合,聚合优质、高产、多抗、广适等优良基因,使得群体的优良特性逐步累积,育种性能逐步提升。 | ||
搜索关键词: | 鲜食 玉米 杂优群 逐步 分类 种质 改良 育种 技术 体系 | ||
【主权项】:
一种鲜食玉米杂优群逐步分类种质改良与育种技术体系,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1)选三群组配轮回选择初始群体的优良种质与杂交种,根据育种系谱及分子标记划群结果,将种质分成T、H、O三群:将3类群种质分别采用一母多父混粉杂交,然后将此种子分别种植在三个各0.5亩的隔离区,隔离区以空间距离不低于500米,或时间隔离不低于20天,得到轮选初始群体;(2)抗性选择:初始群体播种于玉米粗缩病、茎腐病易发病环境下,将感病株去雄或砍除淘汰;(3)双单倍体育种:利用上述三个群体,在大陆秋播或海南岛以农大高诱1号作父本种植隔离区1个,面积1.5‑2亩,收获三个群体去雄后授以诱导系花粉的种子,分别在三类群中逐粒挑选具有紫色粒顶、无色胚芽尖、凹陷三角形胚性状的准单倍体籽粒;将三群准单倍体种子春季或海南种植自然加倍;也能将三群准单倍体种子种植在可逆境生态条件,可逆境生态条件不利于单倍体的自然加倍,自然加倍率5~10%;(4)DH系测试:记录DH系的株高、穗位高,自交授粉期、生育期,先按株高排序,从矮到高;矮、中、高杆中再从早至晚授粉期或生育期排序,以登记种子;登记好的种子种植在75000‑90000株/ha环境下选择耐密抗倒性,辅以粗缩病、茎腐病、瘤黑粉的病虫害发生条件,选择多抗性;同时还选择矮杆、低穗位、早熟优良株系;(5)配合力测定:每三个群的DH系登记后种植1个隔离区,去雄,分别利用第一至三群最优代表系作测验种测配,产生可供3~9个点抗逆性、农艺特性、品质产量配合力测试的种子;选择3~9个生态各异试点种植,根据多点测试结果,选获多抗、高产、优质、抗倒优异DH系;或选获具有单抗、高配、优质、抗倒性强的特征系;测配组合测试密度在50000‑90000株/ha间分密度进行,鉴定性状包括鲜收或干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倒伏、抗病性、品质各性状,以主要鉴定测试产量配合力、粗缩、茎腐、瘤黑粉的病害抗病性、抗倒性与耐密性、感观与风味品质性状的配合力效应;根据产量配合力结果,将与原杂优群有配合力且综合性状优良的种质系回归其最适合杂优群;(6)DH系应用于育种以及组配第二轮回原始群体:将抗逆性与品质产量配合力优良的DH系直接应用于育种配组;同时将最优良的以及优质、抗病、抗倒、产量配合力方面有特色的当选DH系,进行:1) 相互杂交,继续选择聚合多个优良性状的自交系种质;2) 按三个类群分别混粉后形成新原初群体,将新原初群体收获后混合分别种在三个隔离区,得到3个第二轮回初始群体;3) 提升育种潜力后的群体,通过DH育种,所有DH系不作淘汰,一边进行分子标记扫描,一边进行品质,粗缩、茎腐、瘤黑粉的病虫害、抗倒性性状多点鉴定,通过可重复性的联合相关分析,供作品质、抗性实用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础研究遗传分析群体的构建,进而实现分子标记辅选实用化;(7)将经由多生态区自然与人工选择或轮回选择多年多点复合选择后的多个返归群体,结合本生态区多点多年复合选择后的群体,通过隔离区充分混粉形成新的优质多抗广适高产育种潜力再次得到提升的群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859767.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西南地区的玄参新品种选育方法
- 下一篇:一种观赏棉的杂交制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