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pW网络FDIR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60821.7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58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震;董瑶海;周徐斌;金历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26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刘翠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pW网络FDIR处理方法,在网络源端进行SpW协议包装的过程中,完成有效数据的CCSDS AOS协议虚拟信道处理。当网络宿端收到网络源端送来的SpW‑RVTP协议数据包后,进行协议解析,去除SpW‑RVTP协议中的SpW协议格式,提取SpW‑RVTP协议数据包中AOS协议VCDU帧,添加1ACFFC1D数据组成CADU格式帧送出至物理信道。基于SpW‑RVTP协议数据包,在网络宿端进行的FDIR处理。本发明针对SpW网络传输特点,设置了飞行器故障诊断、隔离与恢复措施,提高了SpW网络传输可靠性,提升了星、地数据传输故障定位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协议数据包 网络传输 网络源端 宿端 网络 数据传输故障 定位效率 故障诊断 数据组成 物理信道 协议包装 协议格式 协议解析 虚拟信道 有效数据 飞行器 去除 送出 隔离 恢复 | ||
【主权项】:
1.一种SpW网络FDIR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SpW‑RVTP协议,在网络宿端进行FDIR处理;所述SpW‑RVTP协议是对星载多载荷数据进行SpW协议与CCSDS AOS协议的一体化处理后得到的,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在网络源端进行SpW协议包装的过程中,完成有效数据的CCSDS AOS协议虚拟信道处理,形成SpW‑RVTP协议数据包,并发送至网络宿端;步骤S2,当网络宿端接收到网络源端送来的多路SpW‑RVTP协议数据包后,首先进行协议解析,去除SpW‑RVTP协议中的SpW协议格式,再提取SpW‑RVTP协议数据包中AOS协议VCDU帧,最后添加1ACFFC1D数据,组成一个完整的CADU格式帧送出至物理信道;步骤S3,基于SpW‑RVTP协议数据包,在网络宿端进行FDIR处理,包括如下措施:‑协议识别号检测与处理;‑目标逻辑地址检测与处理;‑通道特征检测、隔离与处理;所述SpW‑RVTP协议数据包格式包括:目标SpW端口地址、目标逻辑地址、协议识别号、通道识别号、虚拟信道帧计数、信号域、帧导头控制字、插入域、B_PDU导头、B_PDU位流数据域以及EOP结束符;所述协议识别号检测与处理具体为:若SpW‑RVTP协议的协议识别号不符合要求时,则丢弃该SpW‑RVTP协议数据包,并通过遥测标识该SpW‑RVTP协议数据包存在“协议识别号错误”;反之,若SpW‑RVTP协议的协议识别号符合要求时,不作故障处理;所述目标逻辑地址检测与处理具体为:若SpW‑RVTP协议的目标逻辑地址逻辑识别号不符合要求时,则丢弃该SpW‑RVTP协议数据包,并通过遥测标识该SpW‑RVTP协议数据包存在“目标逻辑地址错误”;反之,若SpW‑RVTP协议的目标逻辑地址逻辑识别号符合要求时,不作故障处理;所述通道特征检测、隔离与处理:包括虚拟信道标识检测、虚拟信道的包连续性检测、虚拟信道的包长度检测、隔离与处理,具体为:‑当网络宿端检测到SpW‑RVTP协议的虚拟信道标识不符合要求,则丢弃该SpW‑RVTP协议数据包,并通过遥测标识该SpW‑RVTP协议数据包存在“非法虚拟信道标识错误”;反之,不作故障处理;‑当检测到某个虚拟信道标识的虚拟信道帧计数不连续,则通过遥测标识该虚拟信道标识对应的发送节点存在“SpW丢包错误”,但不丢弃该SpW‑RVTP协议数据包;反之,不作故障处理;‑当检测到某个虚拟信道标识的包长度不等于预设值时,不丢弃该SpW‑RVTP协议数据包;若长度大于预设值,则截取前预设值长度的数据,并通过遥测标识该虚拟信道标识对应的发送节点存在“SpW包长度较长错误”;若长度小于预设值,则通过填充固定数据,使虚拟信道标识的包长度达到预设值长度,并通过遥测标识该虚拟信道标识对应的发送节点存在“SpW包长度较短错误”;若长度等于预设值时,不作故障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86082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绕组系统
- 下一篇:代理数据访问请求和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