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压涨紧夹具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66292.1 | 申请日: | 2015-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7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杨莉玫;刘建;乔惠芳;姜宝华;罗仁俊;李婧;李海宁;胡彦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1/40 | 分类号: | B23B31/40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黄幼陵 |
地址: | 610503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油压涨紧夹具,包括底座、主体、支撑环、定位套筒、隔环、密封环、螺塞、排气用螺钉、油杯和螺盖;主体的第一圆台段安装在底座的中心孔内,且主体的第二圆台段与底座固连;隔环、密封环安装在主体第三圆台段的圆柱面上设置的环形槽内,且密封环位于靠第四圆台段的一侧;定位套筒套装在主体的第三圆台段上并与第三圆台段固连,且其筒壁上设置的注油孔与第三圆台段圆柱面上的进油口相接;支撑环套装在定位套筒上并与主体第二圆台段相贴与固连,油杯的出油段插装在定位套筒筒壁上设置的注油孔内,螺盖与油杯的杯体连接,螺塞安装在主体中心部位设置的通孔的螺塞安装段,排气用螺钉安装在主体中心部位设置的通孔的螺钉安装段。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压 夹具 | ||
【主权项】:
一种油压涨紧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主体(2)、支撑环(3)、定位套筒(4)、隔环(5)、密封环(6)、螺塞(7)、排气用螺钉(8)、油杯(9)和螺盖(10);所述底座(1)的两端面相互平行,且底座上设置有与主体组合的中心孔;所述主体(2)为阶梯圆柱形台体,从该阶梯圆柱形台体的一端至另一端依次为第一圆台段(2‑1)、第二圆台段(2‑2)、第三圆台段(2‑3)、第四圆台段(2‑4),第一圆台段的外径与底座上设置的中心孔内径公称尺寸相同且为动配合,第三圆台段的外径与定位套筒(4)的内径公称尺寸相同且为动配合,第四圆台段的外径与被加工零件的中心孔内径相匹配,第二圆台段(2‑2)的外径大于第一圆台段、第三圆台段、第四圆台段中任一圆台段的外径,在主体的中心部位设置有一通孔,该通孔从第四圆台段外端端部起,依次为螺塞安装段(2‑5)、排油段(2‑6)、螺钉安装段(2‑7),在所述第三圆台段(2‑3)的圆柱面上设置有环形槽(2‑8),在主体内设置有一条进油油道(2‑10)及至少三条排油油道(2‑9),进油油道的一端为进油口,该进油口位于第三圆台段(2‑3)的圆柱面上,进油油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油段(2‑6)连通,各条排油油道的一端与所述排油段(2‑6)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环形槽(2‑8)连通;所述螺塞(7)的中心部位设置有第一过油孔(7‑1),外壁设置有环形凹槽(7‑2),该环形凹槽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过油孔(7‑1)相通的第二过油孔(7‑3);所述定位套筒(4)的外径与被加工盘类零件的径向定位孔内径相匹配,定位套筒的筒壁上设置有注油孔(4‑1),所述油杯(9)由杯体和出油段构成;主体(2)的第一圆台段(2‑1)安装在底座(1)的中心孔内,主体(2)第二圆台段朝向第一圆台段的环形端面与底座一端的端面接触,主体第二圆台段与底座固连;隔环(5)、密封环(6)安装在主体第三圆台段(2‑3)的圆柱面上设置的环形槽(2‑8)内,且密封环(6)位于靠第四圆台段的一侧;定位套筒(4)套装在主体的第三圆台段(2‑3)上并与第三圆台段固连,且其筒壁上设置的注油孔(4‑1)与第三圆台段圆柱面上的进油口相接;支撑环(3)套装在定位套筒(4)上并与主体第二圆台段相贴和固连,油杯(9)的出油段插装在定位套筒筒壁上设置的注油孔内,螺盖(10)与油杯的杯体连接,螺塞(7)安装在主体中心部位设置的通孔的螺塞安装段(2‑5),排气用螺钉(8)安装在主体中心部位设置的通孔的螺钉安装段(2‑7)。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866292.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组合盘刀
- 下一篇:一种高速冲设备中的定位盘可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