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致密砂岩储层网状裂缝系统有效性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67900.0 | 申请日: | 2015-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4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冯建伟;张承泽;张现军;罗辑;段忠峰;任启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G01V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26658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石油开发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致密砂岩储层复杂网状裂缝空间有效性的评价方法。致密砂岩储层网状裂缝系统有效性评价方法,步骤如下:建立裂缝离散网络地质模型,统计分析裂缝形成期次,统计分析裂缝充填物来源,统计分析裂缝优势充填方向及组系,分析裂缝充填主控地质因素,建立裂缝渗透率与现今主应力的关系,评价网状裂缝系统空间有效性。本发明解决了准确获取致密砂岩储层井点裂缝充填期次、充填优势方向、充填程度及网状裂缝系统空间有效性有效评价的问题,有效预测多期地层流体沉淀结晶作用下致密砂岩储层裂缝的充填度、充填优势方向,为裂缝性储层的压裂改造设计和开发方案优化提供了保障,减少了勘探开发的风险和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致密 砂岩 网状 裂缝 系统 有效性 评价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致密砂岩储层网状裂缝系统有效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1、建立裂缝离散网络地质模型步骤2、统计分析裂缝形成期次步骤3、统计分析裂缝充填物来源步骤4、统计分析裂缝优势充填方向及组系步骤5:分析裂缝充填主控地质因素步骤6:建立裂缝渗透率与现今主应力的关系步骤7:评价网状裂缝系统空间有效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86790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