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区全地下式污水和固体垃圾的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73243.0 | 申请日: | 2015-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9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冰;丁红玉;张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冰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B09B3/00;B09B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刘玲 |
地址: | 116047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区全地下式污水和固体垃圾的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地面下一层的膜富集单元、垃圾预处理系统、超临界反应系统,设置于地面下二层的污水处理池、垃圾储料池,以及设置于地面中控室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现场执行部件、控制器、上位机,现场执行部件与控制器电连接,传感器、控制器与上位机为信号连接;传感器及现场执行部件设置在氧化剂输送管路、燃料输送管路、物料输送管路、反应器、气态产物排出单元、液态产物排出单元上。本发明能够同时处理污水和固体垃圾,使固体垃圾不再通过焚烧处理,减少污染物排放,并通过控制单元实现系统的启动、停车、紧急停车过程、温度调节及压力调节等控制过程,系统运行所产生的数据可实现有效的采集、存储、分析。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区 地下 污水 固体 垃圾 资源 循环 利用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小区全地下式污水和固体垃圾的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地面下一层的膜富集单元、垃圾预处理系统、超临界反应系统,设置于地面下二层的污水处理池、垃圾储料池,以及设置于地面中控室的控制系统;超临界反应系统包括氧化剂输送管路、燃料输送管路、物料输送管路、反应器、气态产物排出单元、液态产物排出单元,氧化剂输送管路的输出端连接反应器的氧化剂入口;燃料输送管路的输出端连接反应器的燃料入口;物料输送管路输出端连接至反应器的物料入口,且所述物料输入系统的输出端连接至物料输送管路;气态产物排出单元包括与反应器气相出口连接的气态产物排出管路和储水罐;所述污水处理池经膜富集单元连接至超临界反应系统的物料输送管路,垃圾储料池经垃圾预处理系统连接至超临界反应系统的物料输送管路,共同输送至超临界反应系统的物料入口;污水处理池、垃圾储料池、膜富集单元、垃圾预处理系统及超临界反应系统的氧化剂输送管路、燃料输送管路、物料输送管路中还包括各自连接在管路上的传感器和现场执行部件;气态产物排出单元还包括蒸发壁水管路、底部入水管路和冷却水管路,气态产物排出管路依次连接氧化剂输送管路和物料输送管路上换热器的热端管路,输出端连接至小区热水回用管路及储水罐的入口;蒸发壁水管路连接储水罐和反应器的蒸发壁水入口,经过调温的水通过蒸发壁进入反应器内部;底部入水管路连接储水罐和反应器底部入水口,使常温水进入反应器底部;冷却水管路连接储水罐和冷却水入口,使常温水进入反应器内燃烧嘴附近设置的冷却盘管;液态产物排出单元包括与反应器液体排出口连接的无机盐储罐;无机盐储罐顶部设置伸入反应器底部的连通管,连通管的顶部为反应器底部液面能达到的最大高度;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现场执行部件、控制器、上位机,现场执行部件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传感器分别与上位机通过总线控制进行数据交换;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包括:1)传感器采集膜富集单元、垃圾预处理系统、污水处理池、垃圾储料池及超临界反应系统中氧化剂输送管路、燃料输送管路、物料输送管路、反应器、气态产物排出单元、液态产物排出单元的温度、压力、流量和液位数据,并将传感数据经过控制器采集至上位机中;现场执行部件的运行状态参数经控制器输入至上位机中;2)上位机根据传感数据及运行状态参数执行超临界反应系统的启动过程、停车过程、紧急停车过程、温度调节过程和压力调节过程,向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各现场执行部件;现场执行部件包括超临界反应系统中反应器气相出口设置的压力调节阀,无机盐储罐入口设置的截止阀和出口设置的压力调节阀,燃料输送管路设置的截止阀、流量调节阀、增压泵,物料输送管路设置的截止阀、流量调节阀、增压泵,氧化剂输送管路设置的截止阀、调压阀、流量调节阀、增压泵,蒸发壁水管路设置的水泵,底部入水管路设置的水泵,冷却水管路设置的水泵,氧化剂输送管路、燃料输送管路、物料输送管路、蒸发壁水管路上分别设置的加热元件;还包括集富集单元、垃圾预处理系统、物料输入系统、污水处理池、垃圾储料池上的输送泵及调节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冰,未经王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87324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水淡化和制盐一体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焚烧废水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