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氨气在SOFC电池中的应用及其应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01572.1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24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梁波;吴钢;徐盛南;徐群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索弗克氢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606 | 分类号: | H01M8/0606;H01M8/1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科顺专利事务所44250 | 代理人: | 梁红缨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氨气在SOFC电池中的应用及其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为氨气的加热,步骤二为氨气的分解,其加热及分解的装置包括第一减压阀、第一电磁节阀、高温废气排气筒、热交换室、环形耐高温不锈钢盘管、温度感应器、安全气阀、混气腔、分解室、螺旋气道结构、带点火器的分气燃烧嘴、第二电磁阀、第二减压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及干燥纯化器。其优点为氨中不含碳,以氨为燃料彻底克服了SOFC催化剂的“碳中毒”现象,在氨分解制氢过程中,无需水蒸气,从而减少设备及水源的需求,采用燃气加热,能将SOFC应用于可移动装备,废热利用,有效节约能源。 | ||
搜索关键词: | sofc 电池 中的 应用 及其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氨气在SOFC电池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应用步骤如下:步骤一 氨气的加热氨气经第一减压阀(1)减压至0.05MP后,经第一电磁阀(2)从热交换室(4)上部进入到热交换室(4)中加热,加热后的氨气从热交换室(4)下部进入分解室(9)下部的进气口中;所述热交换室(4)由耐高温不锈钢材料制成,呈圆柱桶状,在热交换室(4)内设有高温废气排气筒(3)及环形耐高温不锈钢盘管(5),环形耐高温不锈钢盘管(5)套设在高温废气排气筒(3)外,高温废气排气筒(3)的排气口与外界相通,热交换室(4)、高温废气排气筒(3)及环形耐高温不锈钢盘管(5)互不相通;环形耐高温不锈钢盘管(5)的入气口与分解室(9)上部的出气口连通,高温废气排气筒(3)及环形耐高温不锈钢盘管(5)向热交换室(5)提供热源;液化石油气燃料与空气混合后经第二减压阀(13)减压至0.05MPa后,通过第二电磁阀(12)及分气燃烧嘴(11)进入混气腔(8)中并燃烧,所述分解室(9)位于混气腔(8)中,所述混气腔(8)的排气口与高温废气排气筒(4)的入气口连通,混气腔(8)向分解室(9)提供热源;步骤二 氨气的分解在所述分解室(9)内分别设有感温器(6)及呈螺旋状的螺旋气道结构(10),分解室(9)与螺旋气道结构(10)配合形成螺旋气道,螺旋气道结构(10)由多孔陶瓷制成,在螺旋气道结构(10)表面烧结有镍触媒,氨气从分解室(9)的进气口经分气盘(14)均匀分散后进入到螺旋气道的入口中,氨气在螺旋气道中向上流动,分解室(9)的工作温度为750℃-850℃,在镍触媒的作用下,经螺旋气道出口出来的气体为25%的氮和75%的氢的混合气体,该混合气体从经分解室(9)的出气口进入环形耐高温不锈钢盘管(5)的入气口,再经环形耐高温不锈钢盘管(5)的出气口流入到干燥纯化器(17)中,在干燥纯化器(17)中安装有吸附水汽及残余氨气的分子筛,混合气体经干燥纯化器(17)变成纯净的氮氢混合气体,纯净的氮氢混合气体输送至燃料电池电堆(18),依据负载功率需求,调节氨气供给量;在环形耐高温不锈钢盘管(5)与干燥纯化器(17)连通的管上设有第三电磁阀(15),在环形耐高温不锈钢盘管(5)的出气口与分解室(9)的进气口设有旁路连接管,在旁路连接管上设有第四电磁阀(16);当分解室(9)内的气压大于0.15MPa时,安全气阀(7)打开,使分解室(9)内的气压保持1个标准大气压;当分解室(9)的工作温度为730℃-750℃时,增加第二电磁阀(12)的进气量,将分解室(9)的工作温度提升到750℃-850℃;当分解室(9)的工作温度低于700℃时,第三电磁阀(15)关闭,第四电磁阀(16)打开,调节第一电磁阀(1)降低氨气进气量;此时,环形耐高温不锈钢盘管(5)的出气口与分解室(9)的进气口连通,使没有分解的氨气又再次进入到分解室(9)中,调节第二电磁阀(12)使其开度最大,让工作温度尽快的提升到750℃-85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索弗克氢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佛山索弗克氢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901572.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