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锻模3D打印增材焊接修复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11896.3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87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张运军;邓庆文;刘胜春;陈天赋;邵光保;周明;左长兵;权开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105 | 分类号: | B22F3/105;B22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700 湖北省襄樊市谷***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锻造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锻模3D打印增材焊接修复工艺,通过清理型腔、扫描建模、增材修复、精确修复等步骤,去掉疲劳层等金属后,根据型腔与目标型腔的对比,使用焊材逐层增材打印,将型腔加工至尺寸与目标型腔相仿,然后再进一步精修,从而获得目标型腔,该加工工艺相比现有技术,可以节省焊接,增加模具使用寿命。 | ||
搜索关键词: | 锻模 打印 焊接 修复 工艺 | ||
【主权项】:
1.锻模3D打印增材焊接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清理型腔,将待修复的模具型腔内的疲劳层、裂纹去除,清理杂质;b、扫描建模,对模具型腔进行扫描并建立三维模型,对该三维模型进行数据处理,预留加工余量后,得到将该模具型腔进行增材修复所需要加工的层数、每层厚度以及每层的形状,将该数据输出;c、增材修复,按照步骤b得到的数据,通过电弧堆焊的方式逐层焊接得到目标型腔的仿形结构;在每一层焊接时,焊接的轨迹为漩涡形,焊接从型腔的边缘开始, 至中间位置结束,相邻焊缝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的宽度为0 .5倍焊缝宽度,相邻层相互交错;d、精确修复,对于机加工余量为正的模具型腔,通过精修去除多余金属,并打磨抛光;对于机加工余量为负的模具型腔,通过热喷涂的方式将模具型腔加工至目标型腔,并打磨抛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91189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