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流控芯片、血细胞分离方法与系统及该系统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22866.2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68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叶雄英;成一诺;马增帅;谢帅;张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C12M1/36;C12M1/12;C12N5/07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李相雨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流控芯片、基于该芯片的全血血细胞分离系统、该系统的制作方法及利用该系统进行全血血细胞分离的方法,用于对血细胞进行分离,能够克服现有技术分离效率低、小型化和轻量化不足的缺陷,满足现场即时血样分离需求。所述芯片通过将包含主要流道结构的基片层先后与微孔滤膜层和包含上层流道结构的柔性聚合物层键合制成,并在内部形成微沟道系统,所述微沟道系统包括微泵区、循环区、第一沟道、第二沟道、第三沟道,以及由主要流道结构、微孔滤膜层和上层流道结构形成的过滤区。 | ||
搜索关键词: | 微流控 芯片 血细胞 分离 方法 系统 制作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由微孔滤膜层、包含主要流道结构的基片层和包含上层流道结构的柔性聚合物层组成,通过将所述包含主要流道结构的基片层先后与所述微孔滤膜层和包含上层流道结构的柔性聚合物层键合制成,并在内部形成微沟道系统;其中,所述微沟道系统包括:微泵区、循环区、第一沟道、第二沟道、第三沟道,以及由主要流道结构、微孔滤膜层和上层流道结构形成的过滤区,所述过滤区的两层通道中一层通道的末端连接所述第一沟道,另一层通道的末端连接所述第二沟道,所述第二沟道与循环区连通,所述循环区与微泵区通过沟道连接,所述第三沟道与连接所述循环区和微泵区的沟道连通,所述微泵区与过滤区通过沟道连接,所述第一沟道的末端设置有第一出口以及与该第一出口相对应的第一出口微阀,所述第二沟道的末端设置有第二出口以及与该第二出口相对应的第二出口微阀,所述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中一个出口为目标细胞出口,另一个出口为废液出口,所述第三沟道的末端设置有血液入口、缓冲液入口以及与该血液入口相对应的血液入口微阀和与该缓冲液入口相对应的缓冲液入口微阀,所述循环区与第二沟道的连通处设置有循环区微阀,在所述包含上层流道结构的柔性聚合物层中贯穿所述包含上层流道结构的柔性聚合物层对应所述血液入口、缓冲液入口、目标细胞出口和废液出口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为垂直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通过所述血液入口和缓冲液入口与第三沟道连接,所述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分别通过所述目标细胞出口和废液出口分别与所述目标细胞出口对应的沟道和废液出口对应的沟道连接,所述微泵区设置有双向蠕动微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92286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检测层流工作台
- 下一篇:一种带蒸发器过流装置的高低温试验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