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嗪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23118.6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96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张辰;郭顺娜;张立宇;李晓;崔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51/18 | 分类号: | C07D251/18;C07D405/06;C07D409/06;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赵杭丽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嗪类化合物,将1,1‑二卤乙烯类化合物与二甲双胍盐酸盐混合加入有机溶剂中,在金属铜、配体和碱的存在下反应,反应液后处理制得三嗪类化合物。本发明提供的三嗪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原料易得,设备要求不高,操作方便,成本低,有着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本发明提供的三嗪类化合物显示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尤其在抗人肝癌HepG2细胞方面具有较强活性。为新药筛选及开发奠定了基础,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结构通式如下: |
||
搜索关键词: | 三嗪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主权项】:
1.一种三嗪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将式1,1‑二卤乙烯类化合物与二甲双胍盐酸盐混合加入有机溶剂中,在金属铜的催化作用下,在配体和碱的存在下,在60~130℃温度下搅拌反应2~25小时,反应结束后,反应液后处理制得三嗪类化合物;反应式如下:
其中R独立为C8~C12芳乙烯基,或者C1~C10芳基取代的烷基,或者C6~C10芳基或取代芳基,所述的取代基选自C1~C10烷氧基、卤素或含氮吸电子取代基;X为卤素;所述后处理采用如下方法:反应结束后,反应液过滤,滤渣用甲醇洗涤,浓缩滤液,柱层析,二氯甲烷:甲醇=50:1,V:V,收集含目标化合物的洗脱液,减压蒸馏,干燥得到目标化合物(II);所述的有机溶剂为醚类或腈类;所述配体为芳香氮杂环、芳香环、含羟基化合物、含羰基化合物或氨基酸;所述碱为无机碱;1,1‑二卤乙烯类化合物与二甲双胍盐酸盐、金属铜催化剂、配体、碱的质量比为1:0.5~3.0:0.05~0.5:0.3~0.1:8.0~4.0;所述的金属铜催化剂选自氯化亚铜、碘化亚铜、溴化铜、氧化亚铜或醋酸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92311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