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杂环境既有管线超长浅埋暗挖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37230.5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70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梅;袁银书;张云富;王安鑫;辛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六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D11/14;E21D11/15;E21D11/10;E21D11/3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英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塘***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环境既有管线超长浅埋暗挖施工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沿道路的管线下方设定的地下通道的顶标高位置穿设多根顶部管幕,然后在地下通道的高度范围内在地下通道的两侧壁位置穿设多根侧部管幕;在地下通道的顶部管幕和两侧部管幕围成的内部区域进行土体注浆;(4)将地下通道的顶部管幕和两侧部管幕围成的内部区域分成第一导洞、第二导洞和第三导洞开挖并对侧壁及顶壁进行防水处理后,在通道壁面上浇筑混凝土。采用本方法保证了整个施工过程在监测安全的情况下进行。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杂 环境 既有 管线 超长 浅埋暗挖 施工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复杂环境既有管线超长浅埋暗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沿道路的管线下方设定的地下通道的顶标高位置并且在地下通道的长度范围内沿道路宽度方向向从道路一侧向道路另一侧依次穿设多根彼此左右紧密设置的顶部管幕,每两根相邻的顶部管幕之间采用角钢锁口连接;然后在地下通道的高度范围内在地下通道的两侧壁位置,沿道路宽度方向向从道路一侧向道路另一侧依次穿设多根彼此上下紧密设置的侧部管幕,每两根相邻的侧部管幕之间采用角钢锁口连接;所述的顶部管幕和两侧部管幕分别由多节钢管组成,在一节钢管顶进完成进行下一节顶进时,用卡套固定两根钢管并焊接;(2)在顶部管幕和两侧部管幕的管幕内采用强度不小于C20的混凝土灌注;(3)在地下通道的顶部管幕和两侧部管幕围成的内部区域采用后退式钻孔注浆的施工方法进行土体注浆;(4)将地下通道的顶部管幕和两侧部管幕围成的内部区域分成第一导洞、第二导洞和第三导洞;首先分层进行第一导洞和第三导洞的开挖,在进行第一导洞和第三导洞的开挖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第一导洞的开挖深度大于第三导洞的开挖深度,在完成每层的第一导洞和第三导洞的开挖后,沿第一导洞和第三导洞的四周周圈间隔支撑工字钢撑,然后在第一导洞内沿竖直方向相对设置的两根工字钢撑之间沿水平方向分别连接第一导洞的横撑,并在第一导洞顶部的工字钢撑和两侧部的工字钢撑之间连接第一导洞左上角角撑和第一导洞右上角角撑;在第三导洞内沿竖直方向相对设置的两根工字钢撑之间沿水平方向分别连接第三导洞的横撑,并在第三导洞顶部的工字钢撑和两侧部的工字钢撑之间连接第三导洞的左上角角撑和第三导洞右上角角撑;最后按照与第一导洞和第三导洞相同的开挖方法分层进行第二导洞的开挖并安装工字钢撑、第二导洞的横撑、第二导洞的左上角角撑和第二导洞右上角角撑;其中第一导洞内的工字钢撑、第二导洞内的工字钢撑以及第三导洞内的工字钢撑沿地下通道宽度方向彼此交错设置;(5)在第一导洞和第二导洞之间的工字钢撑位置沿导洞横向整体浇筑混凝土形成第一中隔壁墙,在第二导洞和第三导洞之间的工字钢撑位置沿导洞横向整体浇筑混凝土形成第二中隔壁墙;(6)分别在地下通道两侧壁处的每两根工字钢撑之间安装双层钢筋网片并且在所述的第一导洞、第二导洞以及第三导洞顶壁分别安装双层钢筋网片,并在地下通道两侧壁处的工字钢撑和第一导洞、第二导洞以及第三导洞顶壁以及各安装有双层钢筋网片的部位喷射混凝土,分别在地下通道两侧壁处的工字钢撑外侧的土体内打入多根锁脚锚杆并与该处的工字钢撑通过螺栓连接并满焊;(7)破除第一中隔壁墙和第二中隔壁墙下部的混凝土以能够进行底板钢筋混凝土的浇筑,然后在每一根破除混凝土位置的工字钢上焊下止水钢板止水带;(8)在第一导洞、第二导洞和第三导洞底壁上铺设底板防水卷材层并浇筑底板钢筋混凝土;(9)依次拆除第一导洞的左上角角撑、第三导洞右上角角撑、第一导洞的横撑和第三导洞的横撑;(10)在第一导洞、第三导洞的底板钢筋混凝土上分别沿导洞的宽度方向间隔浇筑多根中柱至低于第一导洞、第三导洞的顶板钢筋混凝土位置;(11)在所述的地下通道已进行混凝土喷射的位置铺设外剪力墙防水卷材层并浇筑外剪力墙钢筋混凝土至顶部工字钢撑下方构造建成外剪力墙,并且在外剪力墙顶部留设钢板止水带;(12)依次拆除第一导洞的右上角角撑、第三导洞的左上角角撑、第二导洞的左上角角撑和右上角角撑;(13)破除第一中隔壁墙和第二中隔壁墙上部的混凝土以能够进行顶板钢筋混凝土的浇筑,然后在每一根破除混凝土位置的周圈工字钢上焊上止水钢板止水带;(14)在第一导洞、第二导洞和第三导洞顶部喷射的混凝土上铺设顶板防水卷材层,在铺设顶板防水卷材层过程中预埋注浆管,然后沿地下通道的长度方向从一侧向另一侧分段支设顶板模板,在每段顶板模板上间隔预留多排灌注口,浇筑顶板钢筋混凝土时分别从每段顶板模板两侧的灌注口灌注混凝土,最后在每段顶板模板中间的灌注口灌注混凝土;浇筑顶板钢筋混凝土时同时浇筑中柱柱帽钢筋混凝土,所述的中柱柱帽钢筋混凝土与对应设置的中柱分别连接为一体;(15)待中柱钢筋混凝土、中柱柱帽钢筋混凝土和顶板钢筋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拆除第二导洞的横撑、第一中隔壁墙和第二中隔壁墙;(16)在顶板钢筋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时,在预埋的注浆管口注入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六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六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93723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气涡轮增压器
- 下一篇:用于采掘机的截齿、磨损和安装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