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氧化锆陶瓷制品的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40021.6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36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利剑;肖群顺;王高翔;陈兰桂;孙亮;王文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信柏结构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24 | 分类号: | B28B1/24;C04B35/49;C04B35/6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舒丁 |
地址: | 52371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氧化锆陶瓷制品的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将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粉末、表面活性剂按比例称重,加入乙醇后,球磨混合,干燥、过筛,得到浆料;将所述浆料与粘结剂混合,混炼、造粒,得到注射用喂料,其中,所述粘结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聚乙二醇:60份~65份;氧化性的高密度聚乙烯:15份~20份;聚乙烯醇缩丁醛:15份~20份;硬脂酸:2份~3份;将所述喂料注射成型得到坯体;将所述坯体置于水中进行水脱脂后,热脱脂,得到毛坯;将所述毛坯进行烧结,得到半成品;将所述半成品进行机械加工、抛光,得到氧化锆陶瓷制品。上述氧化锆陶瓷制品的成型工艺,可以确保获得的陶瓷制品具备较大的强度,不易摔碎,且致密度较高,孔隙均匀。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锆 陶瓷制品 成型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氧化锆陶瓷制品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粉末、表面活性剂按比例称重,加入乙醇后,球磨混合,干燥、过筛,得到浆料;所述表面活性剂与所述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粉末的质量比为(2~3):100;在球磨过程中还加入了淀粉,加入淀粉后继续球磨,球磨时间为5min~30min,球磨转速为80r/min~180r/min;所述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粉末的粒径为10nm~150nm;将球磨后的颗粒物置于干燥箱内干燥,干燥的温度为60℃~80℃,干燥的时间为6h~12h,干燥后浆料的固含量为48%~52%,球磨后的所述浆料的平均粒径为0.4~0.5微米;将所述浆料与粘结剂混合,混炼、造粒,得到注射用喂料,其中,所述粘结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聚乙二醇:60份~65份;氧化性的高密度聚乙烯:15份~20份;聚乙烯醇缩丁醛:15份~20份;硬脂酸:2份~3份;所述浆料与所述粘结剂的质量比为3~5:1;在双辊剪切混炼机上于150℃~200℃的条件下进行混炼,混炼时间为0.5h~3h;将所述喂料注射成型得到坯体;其中,注射压力为100MPa~120MPa,注射温度为150℃~160℃;注射过程中,模温为40℃~60℃,保压为80MPa~100MPa,保压时间为10s~20s;将所述坯体置于水中进行水脱脂后,热脱脂,得到毛坯;其中,将坯体置于温度为50℃的去离子水中进行水脱脂,水脱脂的时间为4h;水脱脂过程中,采用搅拌操作;水脱脂后对坯体进行干燥,干燥的温度为80~100℃,干燥时间为2~4小时;将坯体置于高温炉内,从常温状态下,以3~5℃的升温速率升温至200℃,再以0.5~2℃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00℃并保温1h,再以1~2℃的升温速率升至600℃,并保温1h,以脱除坯体内剩余的有机物;将所述毛坯进行烧结,得到半成品;其中,将毛坯置于高温炉内,从常温状态下,以1.0~1.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00℃,保持100℃下0.5小时;然后以0.8~1.2℃/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50℃,保持450℃下0.5小时;然后以1.1~1.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00℃,保持800℃下0.5小时;然后以0.8~1.2℃/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000℃,保持1000℃下0.5小时;然后以1.0~1.5℃/min 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200℃,保持1200℃下0.5小时;然后以1.0~1.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450℃,保持1450℃下4小时;然后在以1.5~2.0℃/min的降温速率降温至1000℃;最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所述半成品进行机械加工、抛光,得到氧化锆陶瓷制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信柏结构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信柏结构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94002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