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氧化铝的改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40729.1 | 申请日: | 2015-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8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姚伯龙;高旭瑞;姜峻;王利魁;邓丽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C1/40 | 分类号: | C09C1/40;C09C3/12;C09C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氧化铝的改性方法。该方法利用不同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氧化铝,然后利用硅烷偶联剂的环氧键与羧基反应或者氨基键与半封端异氰酸酯键反应引入双键,改性后方的纳米氧化铝能够很好的分散在水性聚氨酯中,在光固化的过程中参与反应,使得纳米氧化铝与树脂基体能够很好的结合,涂层的导热性能优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氧化铝 改性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纳米氧化铝的改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纳米α‑Al2O3、硅烷偶联剂和二甲苯加入到三口烧瓶中,在110~120℃温度范围内搅拌反应3~5h,将得到的溶液抽滤出纳米氧化铝,然后将其置于120~140℃的烘箱中干燥2~4h,得到改性纳米氧化铝A;(2)将得到的A、二甲苯、催化剂和多元羧酸加入到三口烧瓶中在90~110℃温度范围内搅拌反应3~5h,将得到的溶液抽滤出纳米氧化铝,然后将其置于120~140℃的烘箱中干燥2~4h,得到改性纳米氧化铝B;(3)在氮气氛围下将二异氰酸酯、阻聚剂、一端含羟基一端含紫外光敏基团化合物、丙酮和催化剂加入到三口烧瓶中,在30~50℃温度范围内搅拌反应2~4h,得到溶液C;(4)将得到的C溶液温度升高至40~70℃,然后将A慢慢滴加到C内,反应2~3h,得到改性纳米氧化铝D。步骤(1)中所述的硅烷偶联剂为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纳米氧化铝与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3):100二甲苯的体积分数为90~95%;二甲苯与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200~1000):1;搅拌速度为400~600r/min;步骤(2)中的催化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三苯基膦、三乙基苄基溴化铵、四丁基溴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多元羧酸为乙二酸、丁二酸、己二酸、癸二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步骤(3)中的二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异佛二酮二异氰酸酯(IPDI)、己二异氰酸酯(HDI)、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一端含羟基一端含紫外光敏基团化合物为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或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或丙烯酸羟乙酯(HEA)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阻聚剂为对苯二酚和对甲氧基酚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羟基丙烯酸酯与二异氰酸酯物质的量比为:n(羟基丙烯酸):n(有二异氰酸酯)=1:(1~3);丙酮加入量的质量分数为5~20%;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940729.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烙煎饼三轮车
- 下一篇:一种半浮式驾驶室前悬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