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算发动机主燃烧室火焰筒实际使用寿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55575.3 | 申请日: | 2015-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83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门玉宾;张弛;柴昕;万云霞;曹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周良玉 |
地址: | 11001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发动机主燃烧室火焰筒实际使用寿命的方法。所述计算发动机主燃烧室火焰筒实际使用寿命的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对比用发动机的设计点状态寿命、起飞点状态寿命以及高温起飞点状态寿命;步骤2:获取对比用发动机的设计点状态寿命、起飞点状态寿命以及的高温起飞点状态寿命;步骤3:获取在第二载荷谱下,待测发动机的设计点状态寿命、起飞点状态寿命以及高温起飞点状态寿命;步骤4:获取第二载荷谱下待测发动机理论首翻期的设计点状态寿命、起飞点状态寿命及高温起飞点状态寿命;步骤5:计算待测发动机的火焰筒实际使用寿命。采用这种方法能得到每一台发动机的寿命参数预估,对发动机的安全使用提供了有效的保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 发动 机主 燃烧室 火焰 实际 使用寿命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计算发动机主燃烧室火焰筒实际使用寿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获取在第一载荷谱下,对比用发动机的火焰筒的全寿命或者试车时数T为预定时间下的设计点状态Q1下的设计点状态寿命TQ1、起飞点状态Q2下的起飞点状态寿命TQ2以及高温起飞点的状态Q3下的高温起飞点状态寿命TQ3;步骤2:获取在第一载荷谱下,对比用发动机的火焰筒的首翻期或者试车首节段试车时数T’在预定时间下的设计点状态Q1的设计点状态寿命T'Q1、起飞点状态Q2的起飞点状态寿命T'Q2以及高温起飞点的状态Q3的高温起飞点状态寿命T'Q3;步骤3:获取在第二载荷谱下,待测发动机的火焰筒的理论全寿命时数t下的设计点状态Q1下的设计点状态寿命tQ1、起飞点状态Q2下的起飞点状态寿命tQ2以及高温起飞点的状态Q3下的高温起飞点状态寿命tQ3;步骤4:获取在第二载荷谱下,待测发动机的火焰筒的理论首翻期或者理论试车首节段试车时数t’在预定时间下的设计点状态Q1下的设计点状态寿命t'Q1、起飞点状态Q2下的起飞点状态寿命t'Q2以及高温起飞点的状态Q3下的高温起飞点状态寿命t'Q3;步骤5:根据所述步骤1至所述步骤4中的数据,通过公式计算待测发动机的火焰筒的实际使用寿命,其中,所述步骤5具体为:步骤51:判断是否考虑性能衰减;若衰减,则进行步骤53;若不衰减,则进行步骤52;步骤52:通过公式求得待测发动机的首翻期寿命以及实际使用寿命;步骤53:获得由于试车时数为X时排气温度裕度衰减x度,性能衰减后设计点状态Q1下衰减时间yQ1、起飞点状态Q2下衰减时间yQ2以及高温起飞点状态Q3下衰减时间yQ3,通过公式获得首翻期寿命并判断在首翻期寿命后是否有性能衰减,若否,则进行步骤54,若是,则进行步骤55;步骤54:通过公式获得实际使用寿命;步骤55:分别通过公式计算每次翻新寿命,并将首翻期寿命以及每次翻新寿命之和作为实际使用寿命;所述步骤52中的首翻期寿命公式为:
所述步骤52中的实际使用寿命公式为:
其中,M为待测发动机的火焰筒的全寿命;m'为待测发动机的首翻期寿命;t’为理论试车首节段试车时数或理论首翻期;TQ1为对比用发动机的火焰筒的全寿命或者试车时数T为预定时间下的设计点状态Q1下的设计点状态寿命;TQ2为对比用发动机的火焰筒的全寿命或者试车时数T为预定时间下的起飞点状态Q2下的起飞点状态寿命;TQ3为对比用发动机的火焰筒的全寿命或者试车时数T为预定时间下的高温起飞点的状态Q3下的高温起飞点状态寿命;T'Q1为对比用发动机的火焰筒的首翻期或者试车首节段试车时数T’在预定时间下的设计点状态Q1的设计点状态寿命;T'Q2为对比用发动机的火焰筒的首翻期或者试车首节段试车时数T’在预定时间下的起飞点状态Q2的起飞点状态寿命;T'Q3为对比用发动机的火焰筒的首翻期或者试车首节段试车时数T’在预定时间下的高温起飞点的状态Q3的高温起飞点状态寿命;tQ1为待测发动机的火焰筒的理论全寿命时数t下的设计点状态Q1下的设计点状态寿命;tQ2为待测发动机的火焰筒的理论全寿命时数t下的起飞点状态Q2下的起飞点状态寿命;tQ3为待测发动机的火焰筒的理论全寿命时数t下的高温起飞点的状态Q3下的高温起飞点状态寿命;t为待测发动机的火焰筒的理论全寿命时数;t'Q1为待测发动机的火焰筒的理论首翻期或者理论试车首节段试车时数t’在预定时间下的设计点状态Q1下的设计点状态寿命;t'Q2为待测发动机的火焰筒的理论首翻期或者理论试车首节段试车时数t’在预定时间下的起飞点状态Q2下的起飞点状态寿命;t'Q3为待测发动机的火焰筒的理论首翻期或者理论试车首节段试车时数t’在预定时间下的高温起飞点的状态Q3下的高温起飞点状态寿命;所述步骤53中的首翻期寿命公式为:![]()
其中,m'为待测发动机的首翻期寿命;X为试车时数;yQ1为设计点状态Q1下衰减时间;yQ2为起飞点状态Q2下衰减时间;yQ3高温起飞点状态Q3下衰减时间;所述步骤54中的公式为:
所述步骤55中的每次翻新寿命公式与所述步骤52中的首翻期公式相同,其中的yQ1、yQ2以及yQ3采用该次翻新寿命时的衰减时间;所述步骤55中的实际使用寿命公式为:M=m'+m”+m”'……;其中,m'、m”、m”'……为每一次翻修后的使用时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95557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