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震建筑用外立面隔震缝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78270.4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42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程竹;邓烜;曾德民;蒋航军;杜志超;高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E04B2/90;E04B1/98;E04G2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唐晓丽 |
地址: | 10004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隔震建筑用外立面隔震缝装置及其施工方法,该隔震建筑用外立面隔震缝装置,设于隔震缝的外侧并宽于隔震缝,包括门式幕墙、连接端边框、自由端边框、幕墙弹性复位件和幕墙导向板,所述自由端边框靠近门式幕墙的自由端的端面为第一滑行面,所述门式幕墙的自由端设有第二滑行面,该第二滑行面与第一滑行面的形状相适应,同时两滑行面之间留有地震滑动缝,所述门式幕墙的连接端通过幕墙弹性复位件铰接于连接端边框上,所述幕墙导向板的沿门式幕墙的自由端的开合行走线设置,同时与自由端边框的第一滑行面连接。本发明解决了隔震建筑隔震缝外立面的节点处理,即美观大方,保障了外立面的完整性及一致性,同时又不影响建筑平时的功能使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用外立面隔震缝 装置 及其 施工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隔震建筑用外立面隔震缝装置,设于隔震缝(1)的外侧并宽于隔震缝,其特征在于:包括门式幕墙(2)、连接端边框(3)、自由端边框(4)、幕墙弹性复位件(5)和幕墙导向板(6),所述门式幕墙(2)置于其两侧的连接端边框(3)和自由端边框(4)之间,所述自由端边框(4)靠近门式幕墙(2)的自由端(19)的端面为第一滑行面(7),所述门式幕墙的自由端设有第二滑行面(8),该第二滑行面(8)与第一滑行面(7)的形状相适应,同时两滑行面之间留有地震滑动缝(9),所述门式幕墙(2)的连接端(20)通过幕墙弹性复位件(5)铰接于连接端边框(3)上,所述幕墙导向板(6)的沿门式幕墙(2)的自由端的开合行走线设置,同时与自由端边框(4)的第一滑行面(7)连接;所述门式幕墙包括连接龙骨(2a)和外装饰面板;所述连接龙骨(2a)置于其两侧的连接端边框(3)和自由端边框(4)之间,所述自由端边框(4)近连接龙骨(2a)的自由端的端面为第一滑行面(7),所述连接龙骨(2a)的自由端设有第二滑行面(8),该第二滑行面(8)与第一滑行面(7)的形状相适应,同时两滑行面之间留有地震滑动缝(9),外装饰面板与周边墙体外装饰面层(12)之间也留有地震错动缝(16);所述连接龙骨(2a)的连接端通过幕墙弹性复位件(5)铰接于连接端边框(3)上,所述幕墙导向板(6)的沿门式幕墙(2)的自由端的开合行走线设置有两个,第一幕墙导向板(6.1)的一端与自由端边框(4)的第一滑行面(7)的内边缘连接,另一端与隔震缝(1)两侧的周边墙体结构(11)连接,第二幕墙导向板(6.2)的一端与自由端边框(4)的第一滑行面(7)的外边缘连接,另一端与周边墙体外装饰面层(12)的外边缘连接;所述门式幕墙(2)的厚度大于100mm,门式幕墙(2)的外装饰面板分为大段(2.1)和小段(2.2)两部分,两部分通过弹簧百叶(13)连接实现自由转动,所述小段(2.2)设于门式幕墙的连接端;所述幕墙弹性复位件(5)为弹簧合页,合页的两页分别连接至连接龙骨(2a)的连接端和连接端边框(3)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978270.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墙板及装配式站房
- 下一篇:一种用于3D模块化房屋的储纳空间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