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框架类铝合金铸件热处理变形校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80355.6 | 申请日: | 2015-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65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雷;介万奇;杨光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F1/04 | 分类号: | C22F1/04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61204 | 代理人: | 王鲜凯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框架类铝合金铸件热处理变形校正方法,用于解决现有铝合金铸件热处理变形控制方法实用性差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是在铝合金铸件热处理前,采用可调式工装将铸件前端、铸件中部及铸件后端固定,防止铝合金铸件在固溶及入水过程中出现变形,在固溶完后,在弯曲应力集中的铸件中部区域,施加载荷使铸件中部产生逆弯曲应力方向的变形,然后将铝合金铸件进行人工时效,使铝合金铸件变形区域在铝合金铸件本身结构重力产生的弯曲应力作用下恢复到尺寸误差控制范围内,实现铝合金铸件热处理变形控制,从而有效避免了铝合金铸件的弯曲变形,并使铝合金铸件满足力学性能及尺寸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框架 铝合金 铸件 热处理 变形 校正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框架类铝合金铸件热处理变形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在靠近铸件前端(1)部位安装前端可调式工装(4),在靠近铸件后端(3)部位安装后端可调式工装(6),在铸件中部(2)安装中部可调式工装(5);三处可调式工装上的定位螺栓(10)将铸件宽度方向约束紧固,并维持铸件内外侧螺栓的紧固力一致;可调式工装中的上形板(8)的内腔形状分别与铸件前端(1)、铸件中部(2)、铸件后端(3)放置可调式工装处的铸件外形轮廓尺寸一致,采用紧固螺栓(7)将上压板(9)、上形板(8)和铸件(12)压紧固定;第二步、将固定好的铸件放入热处理炉中水平摆放,并采用耐火砖将铸件前端(1)及铸件后端(3)垫实;第三步、铸件随炉加热,以50~80℃/h的速度升温至500~510℃,保温0.5~1h,以0.5~1℃/min的升温速度加热到530~540℃,保温8~18h;第四步、在10~15秒内将铸件取出,将铸件垂直浸入水中淬火,水温要求25~50℃,铸件在水中停留5~10min;第五步、将铸件从水中取出,放置在铸铁平台(14)上,在前端可调式工装(4)和后端可调式工装(6)的底部分别放置前垫板(13)和后垫板(15),卸除中部可调式工装(5)上的紧固螺栓(7)的预紧力,并在中部可调式工装(5)的上压板(9)处采用千斤顶施加逆弯曲应力方向(16)的均匀载荷,使铸件中部区域在该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量;过正量矫形在固溶处理完后1~3h时间内完成;第六步、将过正量矫形过的铸件卸除三处可调式工装,水平放入热处理炉内进行时效处理,时效温度160~180℃,保温时间12~18h,铸件随炉冷却;随着铸件的冷却收缩,在原施加过正量变形处,由于受到铸件前后两端自身重量产生的弯曲应力作用,过正量矫形部位尺寸恢复到尺寸误差范围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98035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