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微生物固定化制备聚合硫酸铁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89977.5 | 申请日: | 2015-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32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关晓辉;王悦;刘雅琪;鲁敏;徐小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3/00 | 分类号: | C12P3/00;C12N11/08;C12R1/01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达利专利事务所 22102 | 代理人: | 陈传林 |
地址: | 132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利用微生物催化氧化工业硫酸亚铁制备聚合硫酸铁的方法,其特点是,包括将微生物固定化在网状聚氨酯上,形成生物膜;以工业硫酸亚铁为原料,以无机盐为营养物质,配制全铁含量的反应料液;在反应料液通中引入微生物后,通入生物反应器内循环流动,在室温下曝气制备PFS原液;将反应料液与全铁含量一致的原液按一定配比混合即得到反应液,将反应液通入已形成生物膜的生物反应器内,按上述反应条件操作,制备全铁含量的聚合硫酸铁,将每个周期剩余的[Fe2+]溶液收集到溶解曝气池中曝气反应,待[Fe2+]≤0.3kg/m3即为所得聚合硫酸铁成品。可用于各种水的混凝处理。具有方法简单,操作灵活性大,成本低,无污染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微生物 固定 制备 聚合 硫酸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利用固定化微生物制备聚合硫酸铁的方法,它包括:采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菌株编号为CGMCC NO :10725的氧化亚铁硫杆菌,所述的氧化亚铁硫杆菌属于化能自养、嗜酸、好氧型微生物,利用CO2为碳源,并吸收氮、磷等无机营养来完成细胞合成以及自身的新陈代谢,在此过程中Fe2+作为其新陈代谢的能源物质被催化氧化,经过氧化、水解、聚合反应得到聚合硫酸铁,其特征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反应料液的制备(1)根据所需制备的聚合硫酸铁的全铁含量A,按公式:X=A×V×278/56计算需要投加的工业FeSO4·7H2O的质量X,在常温下,加入到盛有用工业浓硫酸调节pH值为1.80‑1.95的VL水的容器中,并按氯化钾1‑2g/m3、硫酸铵40‑80g/m3、磷酸氢二钾20‑40g/m3、硫酸镁20‑40g/m3、硝酸钙1.5‑3g/m3加入营养物质,得到的溶液即为反应料液用于配制全铁含量为40~50kg/m3的反应料液,所述的全铁含量A是指每立方米体积中含有二价铁和三价铁的量,V为体积;(2)根据所需制备的聚合硫酸铁的全铁含量A,按公式:X=A×V×278/56计算需要投加的工业FeSO4·7H2O的质量X,在常温下,先加入质量为1/3X的工业FeSO4·7H2O于盛有用工业浓硫酸调节pH值为1.80‑1.95的VL水的溶解曝气池中,并按氯化钾1‑2g/m3、硫酸铵40‑80g/m3、磷酸氢二钾20‑40g/m3、硫酸镁20‑40g/m3、硝酸钙1.5‑3g/m3加入营养物质,引入微生物,采用曝气不循环操作方式运行,待微生物催化氧化反应使[Fe2+]<3.0kg/m3时,再加入质量为2/3X的工业FeSO4·7H2O,并用浓硫酸再次将pH调节到1.80‑1.95,得到的溶液即为反应料液Ⅱ用于配制全铁含量为50~65kg/m3的反应料液;(3)根据所需制备的聚合硫酸铁的全铁含量A,按公式:X=A×V×278/56计算需要投加的工业FeSO4·7H2O的质量X,在常温下,先加入质量为1/2X的工业FeSO4·7H2O于盛有用工业浓硫酸调节pH值为1.80‑1.95的VL水的溶解曝气池中,并按氯化钾1‑2g/m3、硫酸铵40‑80g/m3、磷酸氢二钾20‑40g/m3、硫酸镁20‑40g/m3、硝酸钙1.5‑3g/m3加入营养物质,引入微生物,采用曝气不循环操作方式运行,待微生物催化氧化反应使[Fe2+]<3.0kg/m3时,再加入质量为1/2X的工业FeSO4·7H2O,并用浓硫酸再次将pH调节到1.80‑1.95,得到的溶液即为反应料液Ⅲ用于配制全铁含量为65~80kg/m3的反应料液;2)聚合硫酸铁原液的制备取步骤1)中任一浓度的反应料液,引入微生物,通入生物反应器内循环流动,在室温25‑28℃下通入空气进行曝气,其曝气量为1.08‑2.50L/L·min,循环流量为0.28‑0.32L/h,此时溶液中的硫酸亚铁在微生物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氧化、水解、聚合反应得到聚合硫酸铁,[Fe2+]≤1.0kg/m3时为反应终点,得到全铁含量为40~80kg/m3液态聚合硫酸铁的原液;3)全铁含量为40~80kg/m3的聚合硫酸铁的制备取nL步骤1)中与步骤2)同浓度的反应料液,与mL全铁浓度一致的步骤2)的聚合硫酸铁原液混合得到反应液,配比P=m:n,其中反应器总容积为V0L,V0=n+m,将上述反应液用工业浓硫酸调节pH值为1.80‑1.95,通入生物反应器内循环流动,在室温25‑28℃下通入空气进行曝气,其曝气量为1.08‑2.05L/L·min,循环流量为0.28‑0.32L/h,当反应进行到[Fe2+]≤1.0kg/m3时为一个完整的反应周期,重复此操作步骤,此过程称为微生物在载体上的固定化过程,亦称挂膜过程,直至相邻两个反应周期所需时间基本相同,完成挂膜过程;在此基础上重复上述操作过程,在反应周期处于稳定状态下,制备全铁含量为40~80kg/m3的聚合硫酸铁溶液;载体上固定化的微生物数量达108个/mL量级,载体上固定化的生物量按每毫升溶液中所含微生物的数量计,将每个周期剩余的[Fe2+]≤1.0kg/m3的溶液收集到溶解曝气池中曝气反应,待[Fe2+]≤0.3kg/m3即为所得聚合硫酸铁成品,此成品可用于各种水的混凝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电力大学,未经东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98997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