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共晶类Al-Si-Cu-Mn耐热铝合金的热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09957.3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3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廖恒成;胡以云;锁晓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F1/043 | 分类号: | C22F1/043;C22C1/03;C22C2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共晶类Al-Si-Cu-Mn耐热铝合金的热处理工艺,耐热铝合金组成按重量百分比计如下:硅10.0-13.0%,铜3.0-4.5%,锰0.8-2.5%,锶0.02-0.03%,铝为余量,工艺如下:将耐热铝合金工件加热至480~525℃并保温处理5~20h,耐热铝合金工件沉淀析出作为耐热相的100~200纳米大小的Al15Mn3Si2相和Al20Mn3Cu2相颗粒,并分布于Al基体晶粒内,共晶富铜相θ(CuAl2)发生部分溶解、残留的θ(CuAl2)相发生颗粒化与粗化;随后立即将工件浸入20~65℃水中进行淬火处理;将淬火后的耐热铝合金工件在160-180℃下时效处理4-6h。 | ||
搜索关键词: | 共晶类 al si cu mn 耐热 铝合金 热处理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共晶类Al‑Si‑Cu‑Mn耐热铝合金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是:所述耐热铝合金组成按重量百分比计如下:硅10.0‑13.0%,铜3.0‑4.5%,锰0.8‑2.5%,锶0.02‑0.03%,铝为余量,所述热处理工艺如下:S1)固溶处理:将所述耐热铝合金工件加热至480~525℃并保温处理5~20h,耐热铝合金工件沉淀析出作为耐热相的100~200纳米大小的Al15Mn3Si2相和Al20Mn3Cu2相颗粒,并分布于Al基体晶粒内,共晶富铜相θ(CuAl2)发生部分溶解、残留的θ(CuAl2)相发生颗粒化与粗化;S2)淬火处理:随后立即将工件浸入20~65℃水中进行淬火处理;S3)时效处理:将淬火后的耐热铝合金工件在160‑180℃下时效处理4‑6h,耐热铝合金工件中析出了作为促进合金硬化的主要析出相且具有一致方向性的针状θ″(CuAl2)相。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100995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