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校正后道寄生互连线模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29921.1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38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林林;郭奥;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成都微光集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75 | 代理人: | 吴世华;尹英 |
地址: | 20121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的校正后道寄生互连线模型的方法,包括:设计环形振荡器电路,设计MOS器件测试结构,对MOS器件进行mapping测试,校正MOS器件Spice模型,基于MOS器件的测试数据的统计特性,选取用于环形振荡器mapping测试的晶片组;测试无负载的和有电容负载的环形振荡器得到振荡频率,将振荡频率转化为单级反相器的延时;线性拟合延时测试数据和环形振荡器的负载个数;仿真无负载和不同电容负载的环形振荡器,得到单级反相器延时,线性拟合延时仿真数据和环形振荡器的负载个数,基于拟合结果的截距校正中道寄生电容相关参数;基于拟合结果的斜率校正后道互连线寄生电容类型参数,更新ITF文件;仿真电容电阻负载的环形振荡器,校正后道互连线寄生电阻类型参数,更新ITF文件。 | ||
搜索关键词: | 校正 寄生 互连 模型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校正后道寄生互连线模型的方法,该方法对后道寄生互连线模型的ITF文件进行校正,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01:设计一系列不同负载类型的环形振荡器,用以校正后道寄生互连模型;对上述环形振荡器中使用的MOS器件设计测试结构进行mapping测试,基于测试数据对MOS器件的spice模型进行校正,基于MOS测试数据的统计分布特性,确定用于环形振荡器mapping测试的晶片组;步骤02:设计无负载和电容负载的环形振荡器,其中电容负载环形振荡器是在无负载环形振荡器基础上添加一个或多个电容的并联作为负载构成;基于所述晶片组对上述无负载和电容负载的环形振荡器进行mapping测试,得到相应的振荡频率,并且将振荡频率转化为单级反相器的延时;对单级反相器延时的测试数据以负载个数为自变量进行线性拟合;步骤03:对上述无负载和电容负载的环形振荡器进行仿真,得到单级反相器的延时;对单级反相器延时的仿真数据以电容负载个数为自变量进行线性拟合;步骤04:对比上述测试数据线性拟合结果和仿真数据线性拟合结果,基于所述测试数据线性拟合结果和仿真数据线性拟合结果的截距校正MOS器件与后道互连线之间的中道寄生电容相关参数,基于所述测试数据线性拟合结果和仿真数据线性拟合结果中的斜率来校正ITF文件中后道寄生电容相关参数,使仿真数据与测试数据吻合,更新ITF文件;步骤05:设计电容电阻负载的环形振荡器,分别进行测试和仿真该电容电阻负载的环形振荡器得到单级反相器延时,校正后道寄生电阻相关参数使测试数据与仿真数据吻合,更新ITF文件;步骤06:重复上述步骤03‑05,直至所有环形振荡器的单级反向器延时测试数据和仿真数据吻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成都微光集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成都微光集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102992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