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备三氯氢硅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57083.8 | 申请日: | 2015-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4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强;姚国华;张艳春;李锋;冯宝军;王洪光;白竟超;邵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内蒙古晶阳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3/107 | 分类号: | C01B33/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李志东 |
地址: | 010321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备三氯氢硅的系统,包括:氢化反应装置、第一降温装置、急冷单元、第一冷却单元、气液分离单元、精馏装置、第二冷却单元、四氯化硅储罐、氢气储罐、加热装置、混合装置以及过热装置。所述氢化反应装置具有硅粉入口、第一四氯化硅入口、第一氢气入口和粗氯硅烷气体出口;所述第一降温装置具有粗氯硅烷气体入口和第一降温粗氯硅烷气体出口,所述粗氯硅烷气体入口与所述粗氯硅烷气体出口相连;所述第一降温粗氯硅烷气体入口与所述第一降温粗氯硅烷气体出口相连。采用该系统可以实现物料的循环利用,并且四氯化硅的转化率高达27%以上。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三氯氢硅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制备三氯氢硅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氢化反应装置,所述氢化反应装置具有硅粉入口、第一四氯化硅入口、第一氢气入口和粗氯硅烷气体出口;第一降温装置,所述第一降温装置具有粗氯硅烷气体入口和第一降温粗氯硅烷气体出口,所述粗氯硅烷气体入口与所述粗氯硅烷气体出口相连;急冷单元,所述急冷单元具有第一降温粗氯硅烷气体入口、氯硅烷入口、第二四氯化硅入口、第一升温四氯化硅、第二降温粗氯硅烷气体出口和含有硅粉的杂质出口,所述第一降温粗氯硅烷气体入口与所述第一降温粗氯硅烷气体出口相连;第一冷却单元,所述第一冷却单元具有第二降温粗氯硅烷气体入口和液态粗氯硅烷出口,所述第二降温粗氯硅烷气体入口与所述第二降温粗氯硅烷气体出口相连;气液分离单元,所述气液分离单元具有液态粗氯硅烷入口、含有氢气的气体出口、液态氯硅烷出口,所述液态粗氯硅烷入口与所述液态粗氯硅烷出口相连,所述液态氯硅烷出口与所述氯硅烷入口相连;精馏装置,所述精馏装置具有氯硅烷进口、三氯氢硅出口和第一四氯化硅出口,所述氯硅烷进口与所述液态氯硅烷出口相连;第二冷却单元,所述第二冷却单元具有含有氢气的气体入口、第一氢气出口和液体混合物出口,所述含有氢气的气体入口与所述含有氢气的气体出口相连,所述液体混合物出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单元相连;四氯化硅储罐,所述四氯化硅储罐具有第三四氯化硅入口、第二四氯化硅出口,所述第三四氯化硅入口与所述第一四氯化硅出口相连,所述第二四氯化硅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二四氯化硅入口和所述气液分离单元相连;氢气储罐,所述氢气储罐具有第二氢气入口和第二氢气出口,所述第二氢气入口与所述第一氢气出口相连;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具有第一升温四氯化硅入口和第二升温四氯化硅出口,所述第一升温四氯化硅入口与所述第一升温四氯化硅出口相连;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具有第二升温四氯化硅入口、第三氢气入口和混合气体出口,所述第二升温四氯化硅入口与所述第二升温四氯化硅出口相连,所述第三氢气入口与所述第二氢气出口相连;以及过热装置,所述过热装置具有混合气体入口和过热气体出口,所述混合气体入口与所述混合气体出口相连,所述过热气体出口与所述氢化反应装置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内蒙古晶阳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国电内蒙古晶阳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057083.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宽频带间歇式脉冲扫频辐射的超声波除藻仪
- 下一篇:一种多晶硅还原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