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潜孔锤钻机动力头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17664.6 | 申请日: | 2015-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3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金洲;罗菊;刘国莉;瞿斌;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徐工基础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16 | 分类号: | E21B4/16 |
代理公司: | 徐州支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4 | 代理人: | 张荣亮 |
地址: | 2210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潜孔锤钻机动力头机构,包括驱动器(9)、托架(8)、支架(7)、钻杆连接装置(14)、潜孔锤注气装置(17)、固定装置(18)、过渡装置(19)以及至少两个抱紧装置(10),托架、驱动器以及支架之间形成三角形固定结构;钻杆连接装置安装在驱动器内,并利用抱紧装置进行固定;潜孔锤注气装置与固定装置、过渡装置连接;钻杆连接装置的底端与钻杆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将旋挖钻机与气动潜孔锤工法结合起来的产品,攻克了现有旋挖钻进硬岩施工效率慢、钻具磨损快的难题,还能成倍提升入岩效率;满足潜孔锤施工使用的要求,还可实现其他施工工法。 | ||
搜索关键词: | 潜孔锤 钻机 动力 机构 | ||
【主权项】:
一种潜孔锤钻机动力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器(9)、托架(8)、支架(7)、钻杆连接装置(14)、潜孔锤注气装置(17)、固定装置(18)、过渡装置(19)以及至少两个抱紧装置(10),所述托架(8)安装在钻机钻桅(2)上,并可沿钻机钻桅(2)上下滑动;所述托架(8)的下端与驱动器(9)的右端固定连接,托架(8)的上端与支架(7)的上端固定连接,支架(7)的下端与驱动器(9)的上端固定连接,托架(8)、驱动器(9)以及支架(7)之间形成三角形固定结构;所述钻杆连接装置(14)安装在驱动器(9)内,并利用抱紧装置(2)进行固定;所述潜孔锤注气装置(17)上开有注气孔,潜孔锤注气装置(17)的外圈与安装在二倍率滑轮架(6)上的固定装置(18)连接,内圈与安装在钻杆连接装置(14)上端的过渡装置(19)连接;所述钻杆连接装置(14)的底端与钻杆(12)连接;当驱动器(9)转动时,驱动器(9)的旋转运动将带动钻杆连接装置(14)转动,钻杆连接装置(14)的转动将带动钻杆(12)和过渡装置(19)做旋转运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徐工基础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徐工基础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11766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