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32极曳引机的磁钢排布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2680.5 | 申请日: | 2015-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8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龙;王建起;陈斌;张勇;张显海;罗维凤;张林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申龙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06 | 分类号: | H02K1/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程东辉 |
地址: |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32极曳引机的磁钢排布结构,其将磁通最大的N极前置磁钢和磁通最小的N极前置磁钢径向正对布置,将磁通最大的S极前置磁钢和磁通最小的S极前置磁钢径向正对布置,将磁通第二大的N极前置磁钢和磁通最第二小的N极前置磁钢径向正对布置,将磁通第二大的S极前置磁钢和磁通最第二小的S极前置磁钢径向正对布置,依次类推,并使S极前置磁钢和N极前置磁钢沿周向交替布置,从而将磁通大小不等的全部32个磁钢进行巧妙排序,避免磁通大或磁通小的磁钢被排列在一起,无论磁钢磁通的大小范围如何,都会产生较为均匀的磁场,避免了磁钢的浪费以及磁钢配方的改进。 | ||
搜索关键词: | 32 曳引机 磁钢 排布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32极曳引机的磁钢排布结构,包括设置于曳引机机壳内部、且S极和N极均一前一后分布的32个磁钢,这32个磁钢呈环形均匀对称分布从而形成一个其轴线方向前后延伸的圆环形磁钢阵列,每一个磁钢的S极和与其相邻的另一个磁钢的N极相邻,这32个磁钢按照磁极分布方向而划分成16个S极前置磁钢和16个N极前置磁钢,所述的16个S极前置磁钢按照磁通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第一S极前置磁钢(S1)、第二S极前置磁钢(S2)、第三S极前置磁钢(S3)、第四S极前置磁钢(S4)、第五S极前置磁钢(S5)、第六S极前置磁钢(S6)、第七S极前置磁钢(S7)、第八S极前置磁钢(S8)、第九S极前置磁钢(S9)、第十S极前置磁钢(S10)、第十一S极前置磁钢(S11)、第十二极S前置磁钢(S12)、第十三S极前置磁钢(S13)、第十四S极前置磁钢(S14)、第十五S极前置磁钢(S15)和第十六S极前置磁钢(S16),所述的16个N极前置磁钢按照磁通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第一N极前置磁钢(N1)、第二N极前置磁钢(N2)、第三N极前置磁钢(N3)、第四N极前置磁钢(N4)、第五N极前置磁钢(N5)、第六N极前置磁钢(N6)、第七N极前置磁钢(N7)、第八N极前置磁钢(N8)、第九N极前置磁钢(N9)、第十N极前置磁钢(N10)、第十一N极前置磁钢(N11)、第十二极N前置磁钢(N12)、第十三N极前置磁钢(N13)、第十四N极前置磁钢(N14)、第十五N极前置磁钢(N15)和第十六N极前置磁钢(N16);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圆环形磁钢阵列的圆周方向依次为第一N极前置磁钢(N1)、第十六S极前置磁钢(S16)、第二N极前置磁钢(N2)、第十四S极前置磁钢(S14)、第四N极前置磁钢(N4)、第十二S极前置磁钢(S12)、第六N极前置磁钢(N6)、第十S极前置磁钢(S10)、第八N极前置磁钢(N8)、第八S极前置磁钢(S8)、第十N极前置磁钢(N10)、第六S极前置磁钢(S6)、第十二N极前置磁钢(N12)、第四S极前置磁钢(S4)、第十四N极前置磁钢(N14)、第二S极前置磁钢(S2)、第十六N极前置磁钢(N16)、第一S极前置磁钢(S1)、第十五N极前置磁钢(N15)、第三S极前置磁钢(S3)、第十三N极前置磁钢(N13)、第五S极前置磁钢(S5)、第十一N极前置磁钢(N11)、第七S极前置磁钢(S7)、第九N极前置磁钢(N9)、第九S极前置磁钢(S9)、第七N极前置磁钢(N7)、第十一S极前置磁钢(S11)、第五N极前置磁钢(N5)、第十三S极前置磁钢(S13)、第三N极前置磁钢(N3)、第十五S极前置磁钢(S1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申龙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申龙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17268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