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GSM-R漏缆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3774.4 | 申请日: | 2015-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42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薛红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美博中芯投资管理企业(有限合伙) |
主分类号: | H04W24/04 | 分类号: | H04W24/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王健 |
地址: | 215332 江苏省苏州市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GSM-R漏缆检测装置,包括:相邻所述漏缆之间均设置有信号收发单元、检测信号单元和3dB耦合器,一耦合网络位于3dB耦合器和信号收发单元之间;信号收发单元进一步包括信号接收端、信号发射端和天线端,所述信号收发单元的天线端通过传输线与3dB耦合器的第四传输端连接;检测信号单元进一步包括检测发射端、检测接收端、PN码生成器、PN码处理器和用于产生特定频率载波的载波振荡器;PN码生成器用于生成一PN编码,所述检测发射端将PN编码调制到载波上形成调制检测信号并送到耦合网络,若干根所述漏缆对应的PN码生成器生成的PN编码彼此相互正交。本实用新型只使用单一频率的载波加PN码,不同漏缆之间互不干扰,大大降低了复杂度并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检测准确性。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gsm 检测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新型GSM‑R漏缆检测装置,包括若干根串联的漏缆(1),其特征在于:包括:相邻所述漏缆(1)之间均设置有信号收发单元(2)、检测信号单元(3)和3dB耦合器(4),相邻漏缆分别连接到3dB耦合器(4)的第一、第二传输端(5、6),一耦合网络(15)位于3dB耦合器(4)和信号收发单元(2)之间;所述3dB耦合器(4)用于接收来自漏缆的数字信号、调制反馈检测信号,以及发送来自耦合网络(15)的数字信号、调制检测信号,所述耦合网络(15)分别将来自检测信号单元(3)的调制检测信号、信号收发单元(2)的数字信号传输到第三传输端、第四传输端;所述信号收发单元(2)进一步包括信号接收端(7)、信号发射端(8)和天线端(9),所述信号收发单元(2)的天线端(9)通过传输线与3dB耦合器(4)的第四传输端连接,所述信号接收端(7)接收来自基站的数字信号,信号发射端(8)将来自信号接收端(7)的数字信号进行放大形成放大后数字信号,所述天线端(9)将放大后数字信号通过传输线传输给3dB耦合器(4)第四传输端;所述检测信号单元(3)进一步包括检测发射端(10)、检测接收端(11)、PN码生成器(12)、PN码处理器(13)和用于产生特定频率载波的载波振荡器(14),所述PN码生成器(12)和载波振荡器(14)连接到检测发射端(10),所述PN码处理器(13)连接到检测接收端(11),所述检测发射端(10)、检测接收端(11)连接到3dB耦合器(4)的第三传输端;所述PN码生成器(12)用于生成一PN编码,所述检测发射端(10)将PN编码调制到载波上形成调制检测信号并送到耦合网络(15),所述检测接收端(11)用于将调制反馈检测信号中的PN码从载波上解调下来,所述PN码处理器(13)根据解调下PN码判断漏缆的损坏情况;若干根所述漏缆(1)对应的PN码生成器(12)生成的PN编码彼此相互正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美博中芯投资管理企业(有限合伙),未经昆山美博中芯投资管理企业(有限合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173774.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用于政府办公楼的网络无线连接装置
- 下一篇:AP杂散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