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传感器的前置放大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88924.9 | 申请日: | 2015-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9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孙世杰;李千目;徐佳;王赓;蔡志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揽胜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F1/30 | 分类号: | H03F1/30;H03F1/26;H03F3/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大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传感器的前置放大电路。其电路中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一电阻与第十一三极管连接、集电极与第三三极管和第八三极管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四三极管和第九三极管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第四三极管连接;第四三极管的基极与第十三三极管连接,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八三极管和第十三极管连接。本实用新型由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组成输入差分对,第八三极管和第九三极管作为缓冲级提高了前级增益,第十一三极管使输入差分对支路的电流不至于过大而导致第二电阻和第一电阻控制端电压相差过大,第十二三极管作为输出管使电路能提供很低的输出阻抗,其低漂移、低噪声,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传感器 前置 放大 电路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传感器的前置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第六三极管、第七三极管、第八三极管、第九三极管、第十三极管、第十一三极管、第十二三极管、第十三三极管和第十四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一电阻与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第十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十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集电极与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八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集电极与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九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第四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发射极通过第三电阻接地;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与第十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发射极通过第四电阻接地;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基极与第六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发射极与第十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并通过第五电阻与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七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六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七三极管的基极连接、集电极与第八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十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七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九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十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八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一电容接地,所述第九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二电容接地,所述第十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十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十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十一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六电阻接地,所述第十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十四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集电极连接VCC电源;所述第十三三极管的基极与第十四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发射极与第十四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十四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七电阻接地、集电极输出信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揽胜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揽胜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188924.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动调谐的瞬变电磁接收线圈的前置放大器
- 下一篇:防盗型太阳能发电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