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挡自动变速器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6931.3 | 申请日: | 2015-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4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钟川;钟华;梅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钟华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1/32 | 分类号: | F16H61/32;F16H63/30;F16H57/039;F16H57/021;F16H57/032;F16H57/03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谭小容 |
地址: | 40276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挡自动变速器总成,包括双挡变速器、拨叉、换挡片和换挡轴,在双挡变速器外设置有转速传感器和自动换挡装置,转速传感器用于检测双挡变速器的输出转速,自动换挡装置包括正反转直流电机、蜗轮、蜗杆、蜗轮轴和角度传感器,蜗轮和蜗杆构成蜗轮蜗杆传动副,并通过轴承安装在蜗轮蜗杆箱体内,蜗轮轴的一端卡在换挡轴的外端,蜗轮轴的另一端与角度传感器相连,正反转直流电机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蜗轮通过蜗轮轴带动换挡轴转动;在双挡变速器的箱盖上设置有环形凸台和环形筋,且靠近动力输入孔一侧的条形筋多于远离动力输入孔一侧的条形筋。能实现高速挡和低速挡的自动变换,并提高外壳强度。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变速器 总成 | ||
【主权项】:
一种双挡自动变速器总成,包括双挡变速器(1),以及设置在双挡变速器(1)内的拨叉(2)、换挡片(3)和换挡轴(4),所述换挡轴(4)的一端伸到双挡变速器(1)外,另一端与换挡片(3)相连,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双挡变速器(1)外还设置有转速传感器(5)和自动换挡装置,所述转速传感器(5)用于检测双挡变速器(1)的输出转速,所述自动换挡装置包括正反转直流电机(6)、蜗轮(7)、蜗杆(8)、蜗轮轴(9)和角度传感器(10),所述蜗轮(7)套装在蜗轮轴(9)上,蜗轮(7)和蜗杆(8)构成蜗轮蜗杆传动副,并通过轴承(11)安装在蜗轮蜗杆箱体(12)内,所述蜗轮轴(9)的一端卡在换挡轴(4)的外端,蜗轮轴(9)的另一端与角度传感器(10)相连,所述正反转直流电机(6)带动蜗杆(8)转动,蜗杆(8)带动蜗轮(7)转动,蜗轮(7)通过蜗轮轴(9)带动换挡轴(4)转动;所述双挡变速器(1)的外壳由箱盖和箱体扣合后通过螺栓螺母锁紧在一起,所述箱盖上设置有动力输入孔(1a)和动力输出孔(1b),以所述动力输出孔(1b)为圆心设置有一道环形凸台(1c)和一道环形筋(1d),所述环形凸台(1c)环绕在动力输出孔(1b)外周,环形筋(1d)的直径大于环形凸台(1c)的直径,以动力输出孔(1b)为圆心还设置有呈发散状分布的条形筋(1e),每根条形筋(1e)的内侧端连接在环形凸台(1c)上,条形筋(1e)的外侧端至少延伸到环形筋(1d)上,且靠近动力输入孔(1a)一侧的条形筋(1e)多于远离动力输入孔(1a)一侧的条形筋(1e);所述动力输入孔(1a)外周设置有四个呈圆周均布的定位安装凸台(1f),其中一个定位安装凸台(1f)位于动力输入孔(1a)和动力输出孔(1b)之间,并通过三条连接筋(1g)与动力输入孔(1a)连接,其余三个定位安装凸台(1f)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连接板(1h)与动力输入孔(1a)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钟华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钟华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19693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下料阀
- 下一篇:电动汽车用双挡自动变速器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