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棘轮扳手换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02120.X | 申请日: | 2015-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6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炜;章红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亿洋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3/46 | 分类号: | B25B13/46;B25B23/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244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棘轮扳手,公开了一种棘轮扳手换向结构,包括头座(1)、棘轮(2)、卡掣件(3)、握柄(4)、弹性连动组件(5)、枢轴(6)及两个弹性定位组件(7),头座(1)上设有贯通头座(1)上、下表面的容置孔(10),头座(1)上设有平行的两个耳片(11)以及形成于两耳片(11)之间的枢槽(12),容置孔(10)的侧面设有贯通到枢槽(12)的卡掣槽(18);棘轮(2)转动地结合在头座(1)的容置孔(10)中,棘轮(2)包括驱动部(20)和位于棘轮(2)周面的外齿部(21)。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强度佳、可延长使用寿命、制作组装容易及成本低廉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棘轮 扳手 换向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棘轮扳手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头座(1)、棘轮(2)、卡掣件(3)、握柄(4)、弹性连动组件(5)、枢轴(6)及两个弹性定位组件(7),其中:头座(1)上设有贯通头座(1)上、下表面的容置孔(10),头座(1)上设有平行的两个耳片(11)以及形成于两耳片(11)之间的枢槽(12),耳片(11)远离容置孔(10)的侧边为抵靠面(13),耳片(11)上设有经过枢槽(12)并贯通头座(1)上、下表面的轴孔(14),容置孔(10)的侧面设有贯通到枢槽(12)的卡掣槽(18);棘轮(2)转动地结合在头座(1)的容置孔(10)中,棘轮(2)包括驱动部(20)和位于棘轮(2)周面的外齿部(21);卡掣件(3)位于卡掣槽(18)之中,卡掣件(3)能够左右摆动,卡掣件(3)的侧面具有与棘轮(2)的外齿部(21)啮合的卡齿部(30);握柄(4)的一端设有枢片(40),枢片(40)可摆动地嵌设在枢槽(12)中,枢片(40)上设有对应轴孔(14)的穿孔(41),握柄(4)的上、下侧面分别设有一个顶块(44),顶块(44)具有第一抵顶面(45)及第二抵顶面(46);弹性连动组件(5)位于枢片(40)的端部,随着该握柄(4)的左右摆动,弹性连动组件(5)弹性连动卡掣件(3)使卡掣件(3)在卡掣槽(18)中反向位移;以及枢轴(6)穿过轴孔(14)和穿孔(41),握柄(4)能够以枢轴(6)为轴心相对头座(1)左右摆动,直至第一抵顶面(45)或第二抵顶面(46)顶于抵靠面(13)上,从而使枢片(40)通过弹性连动组件(5)带动卡掣件(3)使卡掣件(3)反向定位于卡掣槽(18)的侧壁面上,从而切换棘轮(2)的转向,握柄(4)呈扁平杆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亿洋工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亿洋工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202120.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两头出螺丝刀
- 下一篇:一种用于腿部骨折的膝关节活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