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的非自承式蝶形引入光缆用开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6300.1 | 申请日: | 2015-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67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樊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樊英华 |
主分类号: | G02B6/245 | 分类号: | G02B6/245;G02B6/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52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暂无信息 | 说明书: | 暂无信息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及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移动的非自承式蝶形引入光缆用开剥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两个开剥模具、两个刀具、多个固定件、一个固定座、一个可移动式固定装置、多个固定元件。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合适的非自承式蝶形引入光缆开剥装置的问题及不便于携带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主要有益的技术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开剥效率高、使用更安全可靠、更耐用、成本低、更安全、使用寿命更长、便于携带、使用场所。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蝶形 引入 光缆 用开剥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可移动的非自承式蝶形引入光缆用开剥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两个开剥模具、两个刀具、多个固定件、一个可移动式固定装置、多个固定元件;每个开剥模具为一体式结构且由第一凸起部件、第二凸起部件、第三凸起部件、支撑板构成,支撑板的上、下表面都是平面且上、下表面是平行的,第一凸起部件、第二凸起部件都凸出于支撑板的上表面,第一凸起部件、支撑板的上表面、第二凸起部件形成容缆槽,第一凸起部件位于支撑板的右侧、第二凸起部件位于支撑板的左侧,第一凸起部件与第二凸起部件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一凸起部件及第二凸起部件上都具有上下贯通的连接孔,第三凸起部件凸出于支撑板的下表面,第三凸起部件位于容缆槽正下方,所述开剥模具上具有上下依次贯穿支撑板及第三凸起部件的刀槽,刀槽位于容缆槽的左右方向的中央,第三凸起部件上具有左右贯穿第三凸起部件的多个固定孔;第一凸起部件的上表面所在的平面与支撑板的上表面所在的平面是平行的,支撑板的上、下表面是平行的;每个刀具由刀基及位于刀基之上的刀锋构成,刀锋横截面呈倒的V字型,刀锋横截面呈矩形,刀具是一体式结构;刀具安装在开剥模具上时:刀基是穿过支撑板的且刀基有一部分位于第三凸起部件内,固定件将刀基与第三凸起部件进行固定,刀锋至少具有一部分凸出于支撑板的上表面;可移动式固定装置由第一水平板、第一垂直板、第二水平板、固定盘片、旋转杆、旋转把手构成,第一水平板的一端与第一垂直板的一端相垂直连接,第二水平板的一端与第一垂直板的另一端相垂直连接,第一水平板、第一垂直板、第二水平板三者围成固定槽,第一水平板远离第一垂直板的一端附近的上表面向下具有未贯穿第一水平板下表面的长方体凹槽,第一水平板上具有上下贯穿的多个固定孔,且固定孔位于长方体凹槽的两侧,长方体凹槽的深度不小于开剥模具的第三凸起部件凸出于支撑板下表面的高度;第二水平板上具有上下贯穿的螺纹孔,固定盘片位于固定槽中,旋转杆外表面具有螺纹且旋转杆的上端穿过第二水平板的上表面,固定盘片固定在旋转杆的上端,旋转把手固定在旋转杆的下端,固定盘片的直径大于螺纹孔的直径,旋转把手的直径大于螺纹孔的直径;在组装状态时,将两个安装有刀具的开剥模具的容缆槽相对向放置,使其中一个开剥模具的第三凸起部件放置在移动式固定装置的长方体凹槽内,该开剥模具的的下表面与第一水平板的上表面相贴,通过多个固定元件从上穿过另一个开剥模具的连接孔、再穿过一个开剥模具的连接孔、并穿入可移动式固定装置的固定孔,实现了两个开剥模具、可移动式固定装置三者的固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樊英华,未经樊英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226300.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