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脱挂抱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61810.2 | 申请日: | 2015-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5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吕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索国游索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B12/12 | 分类号: | B61B1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范文琦 |
地址: | 102300 北京市门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脱挂抱索器;属于主要用于索道的起重运输机械设备中连接装置结构的技术领域。包括通过前支撑板固定在中心杆上的固定内索卡和框架式活动外索卡,固定内索卡位于活动外索卡内;该中心杆的两侧采用U型螺栓连接有弹簧组,同时行走轮组固定在前支撑板上;形成当弹簧组受力变形时,引导轴通过线轴承的滚动摩擦沿受力方向可做作无限直线运动的结构。而采用这样的结构更适用于爬坡角度为0-45度的索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承载力强,具有使用寿命长,成本较低,便于维护和检修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脱挂抱索器 | ||
【主权项】:
一种脱挂抱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轮组(1),第一滑轮(2),第二滑轮(201),摩擦片(3),线轴承(4),固定内索卡(5),活动外索卡(6),第一弹簧卡板(7),第一销轴(8),中心杆(9),前支撑板(10),钢管(11),轴衬(12),第二弹簧卡板(13),第二销轴(14),主轴(15),支座(16),U型螺栓(17),连接部件(18),导绳翼(19),引导轴(20),键(21),轴端卡板(22),槽螺母(26),防松垫圈(27),球轴承(30),油嘴A(31),油嘴B(310),重型弹性圆柱销用垫圈(32),开口销(36),配合垫片(37),弹簧组(38),第一轴肩螺栓(39),第二轴肩螺栓(40),行走轮组螺栓(401),第一弹性圆柱销(43),第二弹性圆柱销(44),第一轴承组(45),第二轴承组(46)和第三轴承组(47);所述的活动外索卡(6)为中空双樑框架式一体成型的结构,一端呈框架外钩状,另一端为与钩状端呈反方向的弯曲端;靠近该弯曲端一侧的框架上分别固定设置有一对设置了油嘴B(310)的轴承座,该轴承座对称设置在双樑框架上;由两组轴承组成的该第三轴承组(47)分别嵌入该轴承座内;该第二销轴(14)穿过该第三轴承组(47)的内环并与该第三轴承组(47)的内环嵌套固定;该第二销轴(14)为两端铣扁的轴结构,该铣扁端沿中心设置有通孔;该第二销轴(1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起定位作用的该开口销(36);所述的活动外索卡(6)的该弯曲端整体为呈矩形的扁平结构,沿中心设置有通孔,该第一滑轮(2)通过该第一轴肩螺栓(39)固定在该弯曲端的外部;该框架钩状端的钩状的根部分别设置有通孔;该钩状的根部外表面分别设置有可供该第一弹性圆柱销(43)销入的销孔;所述的固定内索卡(5)整体位于该活动外索卡(6)呈框架外钩状一端的框架内,为由水平扁平部分和垂直扁平部分组成的结构樑式结构;该垂直扁平部分上设置有可环套在该中心杆(9)头端的通孔;该水平扁平部分位于该通孔的上部并与该垂直扁平部分一体延伸成型;该水平扁平部分端头呈圆 弧状,弧端面设置有油嘴A(31);该水平扁平部分端头沿该圆弧状向外一体延伸成一内钩状结构;该水平扁平部分的圆弧状端头设置有横向通孔;该第二轴承组(46)嵌入该通孔内;该主轴(15)穿过该第二轴承组(46)的内环并与该第二轴承组(46)的内环嵌套固定;所述的主轴(15)为圆柱状结构;该主轴(15)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的活动外索卡(6)钩状端的钩状根部设置的通孔并通过该第一弹性圆柱销(43)销接固定;形成由该活动外索卡(6)的外钩状结构和该固定内索卡(5)的内钩状结构组成的齿合结构;所述的活动外索卡(6)与所述的中心杆(9)整体呈锐角设置状态;所述的主轴(15)的两端分别通过该第二弹性圆柱销(44)与该导绳翼(19)的一端固定连接;该导绳翼(19)为坡状内凹的弧状刚性结构;所述的中心杆(9)为头端设置有中心沉头孔、尾端为锥状的杆结构;该头端沿外环依次环套设置有该固定内索卡(5)和该前支撑板(10);该固定内索卡(5)与该中心杆(9)的端头通过键或销连接固定;该固定内索卡(5)通过复数个螺钉和螺母固定在该前支撑板(10)的前侧;该中心杆(9)锥状尾端沿中心设置有螺孔,该第二滑轮(201)通过该第二轴肩螺栓(40)固定在该锥状尾端的端面;所述的前支撑板(10)为中间设置有镂空部分的矩形板结构;与该中心杆(9)轴线垂直且直立对称设置;该活动外索卡(6)穿过该镂空部分;外观呈机翼形的该摩擦片(3)通过螺栓扣固定在该前支撑板(10)的顶部;所述的行走轮组(1)由一对具有相同结构的行走轮组成;该前支撑板(10)下部前侧的两个角区域分别设置有可穿过该行走轮组螺栓(401)的通孔;该行走轮通过该行走轮组螺栓(401)和对应设置在该前支撑板(10)后侧的钢管(11)螺旋连接固定在该前支撑板(10)下部前侧的两个角区域;该行走轮上设置有球轴承(30)和轴衬(12);该行走轮组螺栓(401)和该行走轮端面之间设置有轴端卡板(22);所述的连接部件(18)为管结构,通过该槽螺母(26)和防松垫圈(27) 及键(21)固定在该中心杆(9)的外环;该连接部件(18)沿外环向下延伸设置一凸起部分,该凸起部分横向设置有通孔;该第一轴承组(45)嵌入该通孔内;该第一销轴(8)穿过该第一轴承组(45)的内环并与该第一轴承组(45)的内环嵌套固定;所述的弹簧组(38)由一对完全相同的直立式弹簧平行设置组成;该第一弹簧卡板(7)和第二弹簧卡板(13)分别位于该弹簧组(38)的顶部和底部;该第一弹簧卡板(7)为分体法兰盘结构;该第二弹簧卡板(13)为一体板结构;一对该引导轴(20)分别位于该直立式弹簧中;所述的引导轴(20)的一端穿过对应的该第一弹簧卡板(7)并通过螺栓分别固定在该第二销轴(14)的两端;所述的引导轴(20)的另一端穿过该第二弹簧卡板(13)且在端头处设置重型弹性圆柱销用垫圈(32);该线轴承(4)分别设置在该第二弹簧卡板(13)上的该对引导轴(20)的穿入孔内;所述的支座(16)整体为矩形平板结构,成对直立设置在该第二弹簧卡板(13)上表面并位于该弹簧组(38)的两个弹簧之间;该支座(16)的顶端呈圆弧状,通过该U型螺栓(17)固定在该第二弹簧卡板(13)的上表面;该支座(16)分别与该第一销轴(8)的两端固定连接;形成当该弹簧组(38)受力变形时,该引导轴(20)的另一端或非固定端通过该线轴承(4)的滚动摩擦沿受力方向做作无限直线运动的结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索国游索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索国游索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26181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盐碱石油烃降解菌的分离筛选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汽车自动限速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