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鱼类实验分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69767.4 | 申请日: | 2015-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9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曹永生;卢彤岩;徐黎明;赵景壮;刘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7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鱼类实验分组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类实验分组装置。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鱼类实验分组成本高以及实验资源浪费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鱼类实验分组装置由中央支撑杆、上螺帽、下螺帽、上横杆、下横杆、上圆环、下圆环、上滑动杆、下滑动杆、折叠杆、固定套筒、渔网和固定夹组成。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中央支撑杆可拆卸,便于携带,同时,可根据实验要求设置上滑动杆,下滑动杆和折叠杆的个数,实现分组,灵活性大,适用性强。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类 实验 分组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鱼类实验分组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种鱼类实验分组装置由中央支撑杆(1)、上螺帽(2)、下螺帽(3)、上横杆(4)、下横杆(5)、上圆环(6)、下圆环(7)、上滑动杆(8)、下滑动杆(9)、折叠杆(10)、固定套筒(11)、渔网(12)和固定夹(13)组成;所述的上螺帽(2)分为圆饼(2‑1)、竖杆(2‑2)和螺帽体(2‑3)三部分,竖杆(2‑2)的两端分别连接圆饼(2‑1)下端平面的中心位置和螺帽体(2‑3)上端平面的中心位置;所述的下螺帽(3)与上螺帽(2)结构相同;所述的上螺帽(2)的螺帽体(2‑3)的螺纹孔朝下,所述的下螺帽(3)的螺帽体的螺纹孔朝上;所述的上螺帽(2)通过螺帽体(2‑3)的螺纹孔与中央支撑杆(1)的上端连接,所述的下螺帽(3)通过螺帽体的螺纹孔与中央支撑杆(1)的下端连接,所述的上横杆(4)的两端与上圆环(6)固定连接,所述的下横杆(5)的两端与下圆环(7)固定连接;所述的上螺帽(2)的圆饼(2‑1)与上横杆(4)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且所述的下圆环(7)所在平面与上螺帽(2)的竖杆(2‑2)垂直,所述的下螺帽(3)的圆饼与下横杆(5)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且所述的下圆环(7)所在平面与下螺帽(3)的竖杆垂直;上滑动杆(8)的两端设置成圆环结构;所述的下滑动杆(9)与上滑动杆(8)结构相同;所述的上滑动杆(8)一端的圆环在上螺帽(2)的竖杆(2‑2)上转动,所述的上滑动杆(8)另一端的圆环在上圆环(6)上滑动;所述的下滑动杆(9)一端的圆环在下螺帽(3)的竖杆上转动,所述的下滑动杆(9)另一端的圆环在下圆环(7)上滑动;所述的折叠杆(10)由两个折叠杆件(10‑1)和中间连接件(10‑2)组成,其中位于下端的折叠杆件(10‑1)上靠近折叠点处设置有阻挡件(10‑3);所述的固定套筒(11)套设在折叠杆(10)上且位于阻挡件(10‑3)的上方,且固定套筒(11)的内径小于阻挡件(10‑3)外径,固定套筒(11)的长度大于折叠点到阻挡件(10‑3)的距离;折叠杆(10)的一端与上滑动杆(8)位于上圆环(6)上的圆环固定连接,折叠杆(10)的另一端与下滑动杆(9)位于下圆环(7)上的圆环固定连接;所述的渔网(12)设置在由上滑动杆(8)、下滑动杆(9)、折叠杆(10)和中央支撑杆(1)组成的合围区域并分别连接在上述的四个杆上;所述的固定夹(13)夹在折叠杆(10)端部与上圆环(6)和下圆环(7)的连接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269767.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