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晶板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92249.4 | 申请日: | 2015-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6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宣淇;刘子嘉;江宁;宋冠男;王曼菲;陈中盛;陈守昕;仇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宣淇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5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加热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晶板控制器,包括单片机、碳晶板、温度传感器还包括数码管、光耦、电源模块,单片机通过P2.0~2.6引脚与数码管的数据端口相连,单片机的P3.0与3.1端通过三极管Q1、Q2与两个数码管的选通端口相连,单片机的P3.2引脚与温度传感器的数据端口相连,电源模块的电源VCC、GND与单片机的VCC、GND对应相连,单片机的P3.5端口通过三极管Q3与光耦相连,光耦通过可控硅与碳晶板相连,本系统采用单片机控制,现场抗干扰性强,其稳定可靠,扩展方便,尤其适合碳晶板的加热控制使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晶板 控制器 | ||
【主权项】:
一种碳晶板控制器,包括单片机、碳晶板、温度传感器,其特征是还包括数码管、光耦、电源模块,所述的单片机的P2.0~P2.6与数码管的A、B、C、D、E、F、G端口间设有电阻R1、R2、R3、R4、R5、R6、R7,单片机的P3.0引脚与电阻R8的一端相连,电阻R8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数码管的LED1端口相连,单片机的P3.1引脚与电阻R9的一端相连,电阻R9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数码管的LED2端口相连,三极管Q1、Q2的集电极与电源模块的VCC端相连,单片机的VCC、GND端口与电源模块的VCC、GND以及温度传感器的VCC、GND端口对应相连,单片机的P3.2端口与温度传感器的D0端口相连,单片机的P3.3引脚与按键K1的一端相连,按键K1的另一端与单片机的GND引脚相连,单片机的P3.4引脚与按键K2的一端相连,按键K2的另一端与单片机的GND引脚相连,单片机的P3.5引脚与按键K3的一端相连,按键K3的另一端与单片机的GND引脚相连,单片机的P3.6引脚与电阻R10的一端相连,电阻R10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单片机的VCC引脚相连,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光耦的1端口相连,光耦的2端口与单片机的GND相连,光耦的6端口与可控硅的阴极间设有电阻R12,光耦的4端口与可控硅的控制极相连,可控硅的阳极与L相连,可控硅的阳极还与电容C1的一端相连,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阻R11的一端相连,电阻R11的另一端与可控硅的阴极相连,可控硅的阴极还与碳晶板的一个控制端相连,碳晶板的另一个控制端与N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宣淇,未经王宣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29224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物联网的银行安全监控设备
- 下一篇:频率自适应微机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