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玻璃纤维管锚杆注浆的掌子面加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04633.1 | 申请日: | 2015-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3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英;张翔;杨振伟;崔小鹏;齐甦;王成武;王宏飞;孙伟刚;彭田聪;汪龙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旭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4 | 代理人: | 周宗贵;刘荣 |
地址: | 710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玻璃纤维管锚杆注浆的掌子面加固结构,至少包括掌子面,掌子面上设置有呈矩阵分布的安装孔,矩阵状分布的安装孔的横向间距为0.8~2米,竖向间距为0.8~2米;所述的安装孔的深度为10~30米,安装孔的方向沿着隧道的掘进方向,所述的安装孔中固定有玻璃纤维管锚杆,所述的玻璃纤维管锚杆通过注浆固定于安装孔中,所述的玻璃纤维管锚杆的直径为20~50毫米。本实用新型能够大大提高在隧道开挖过程中掌子面区域的稳定性,能很好地减少发生坍塌的概率,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玻璃纤维 管锚杆注浆 掌子面 加固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玻璃纤维管锚杆注浆的掌子面加固系统,至少包括掌子面,其特征在于:掌子面上设置有呈矩阵分布的安装孔,矩阵状分布的安装孔的横向间距为0.8~2米,竖向间距为0.8~2米;所述的安装孔的深度为10~30米,安装孔的方向沿着隧道的掘进方向,所述的安装孔中固定有玻璃纤维管锚杆,所述的玻璃纤维管锚杆通过注浆固定于安装孔中,所述的玻璃纤维管锚杆的直径为20~50毫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30463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