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走式棉花采集及饲料回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98017.1 | 申请日: | 2015-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11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振华 |
主分类号: | A01D46/10 | 分类号: | A01D46/10;A01D45/00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新科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5107 | 代理人: | 祁磊 |
地址: | 8322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自走式棉花采集及饲料回收机,包括机架、固设在机架最前端可将位于机架前方的棉株分别集拢起来的棉株集拢器、固设在机架最前端可将被棉株集拢器集拢起来的棉株顶端长有的棉桃打离的棉株拨打装置、固设在机架上的吸棉器及固设在机架最后端的棉花收储箱;吸棉器由进棉罩、第一吸棉管、风机和第二吸棉管构成;还包括饲料收储箱、第一转辊、纵向肋、曲面状钢筛、第二转辊、第一周向肋、第三转辊、第二周向肋、第四转辊、挑棉刺、第五转辊、拨棉杆和脱棉撑板。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同时分别收获棉花与有机杂质的效能,不但可采获棉花,而且能有效回收来自与棉花伴生的棉壳、棉叶、不孕籽等能作为天然饲料的有机杂质,结构更加合理。 | ||
搜索关键词: | 棉花 采集 饲料 回收 | ||
【主权项】:
一种自走式棉花采集及饲料回收机,包括机架、固设在机架最前端可将位于机架前方的棉株分别集拢起来的棉株集拢器、固设在机架最前端可将被棉株集拢器集拢起来的棉株顶端长有的棉桃打离的棉株拨打装置、固设在机架上的吸棉器及固设在机架最后端的棉花收储箱(12);棉株集拢器由在机架上均布且与当自走式棉花采集及饲料回收机工作时机架前行方向基本平行的棉株集束板(4)构成;吸棉器由进棉罩(3)、第一吸棉管、风机(2)和第二吸棉管(1)构成,进棉罩(3)一端设有的敞开的进棉口设置于株集拢器后上方且以靠近并对着相邻两棉株集束板(4)之间相应形成的间隙的方式与棉株集束板(4)相对位配合,进棉罩(3)另一端设有的出棉口通过第一吸棉管连通至风机(2)的进风口,风机(2)的出风口依次通过第二吸棉管(1)和棉花收储箱(12)设有的第一进棉孔连通至棉花收储箱(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饲料收储箱(13)、第一转辊(14)、纵向肋(5)、曲面状钢筛(6)、第二转辊(15)、第一周向肋(7‑1)、第三转辊(16)、第二周向肋(7‑2)、第四转辊(17)、挑棉刺(18)、第五转辊(19)、拨棉杆(8)和脱棉撑板(10);当自走式棉花采集及饲料回收机工作时,饲料收储箱(13)固装在机架位于棉花收储箱(12)与棉株集拢器之间的部位且其顶部完全敞开而形成饲料收纳口,在饲料收储箱(13)上安设着相对机架位置固定且均位于饲料收纳口上方的第一转辊(14)、曲面状钢筛(6)、第二转辊(15)、第三转辊(16)、第四转辊(17)与第五转辊(19),在安装于棉株集拢器后方的第一转辊(14)上固设着环绕其外周面沿周向均布且延伸至第一转辊(14)两端的纵向肋(5),在第一转辊(14)下方固装着的曲面状钢筛(6)位于其自身前部设有的进料侧与其自身后部设有的出料侧之间的中部则外形与第一转辊(14)外周面相适应以至相对进料侧与出料侧向下凹陷,纵向肋(5)以围绕第一转辊(14)自转时的中心轴线公转的方式轮回与构成曲面状钢筛(6)且基本平行于纵向肋(5)的钢条相对位且非接触配合而且第一转辊(14)自转转向是位于最上方的纵向肋(5)向前朝着曲面状钢筛(6)公转的方向,相应位于棉株集拢器后方且紧邻棉株集拢器的曲面状钢筛(6)其自身前部设有的进料侧与棉株集束板(4)后端相对位配合,在曲面状钢筛(6)后方安装着紧邻曲面状钢筛(6)的第二转辊(15)与第三转辊(16),第二转辊(15)自转时辊体的前侧部分始终位于曲面状钢筛(6)自身后部设有的出料侧正下方,第三转辊(16)位于第二转辊(15)后上方,在第二转辊(15)上固设着环绕其外周面沿周向延伸而连接成环形且沿纵向均布的第一周向肋(7‑1),在第三转辊(16)上固设着环绕其外周面沿周向延伸而连接成环形且沿纵向均布的第二周向肋(7‑2),第一周向肋(7‑1)以围绕第二转辊(15)反向于第一转辊(14)自转转向自转时的中心轴线相应反向于第一转辊(14)自转转向自转的方式始终与曲面状钢筛(6)自身后部设有的出料侧相对位且非接触配合,第一周向肋(7‑1)与第二周向肋(7‑2)以沿各自所在转辊的纵向相互错开且分别围绕各自所在的转辊相对反向自转时的中心轴线相对反向同步自转的方式一一对应地相对位且非接触配合,在第二转辊(15)正后方与第三转辊(16)后下方安装着紧邻第二转辊(15)与第三转辊(16)的第四转辊(17),在第四转辊(17)上固设着环绕其外周面并均布于其外周面的挑棉刺(18),挑棉刺(18)以同时与相对反向自转的第一周向肋(7‑1)、第二周向肋(7‑2)沿各自所在转辊的纵向相互错开并围绕第四转辊(17)反向于第三转辊(16)自转转向自转时的中心轴线相应反向于第三转辊(16)自转转向公转的方式和第一周向肋(7‑1)与第二周向肋(7‑2)相对位且非接触配合,在第四转辊(17)正后方安装着紧邻第四转辊(17)的第五转辊(19),在第五转辊(19)上固设着环绕其外周面并均布于其外周面的拨棉杆(8),拨棉杆(8)与挑棉刺(18)以沿各自所在转辊的纵向相互错开且分别围绕各自所在的转辊相对同向自转时的中心轴线相应相对同向非同步自转的方式相对位且非接触配合,在第五转辊(19)后上方和棉花收储箱(12)前方固装着的紧邻第五转辊(19)与棉花收储箱(12)的脱棉撑板(10),脱棉撑板(10)自身前部设有的进料侧设置有沿平行于第五转辊(19)同向于第四转辊(17)自转转向自转时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均布的梳齿(9),拨棉杆(8)以围绕第五转辊(19)同向于第四转辊(17)自转转向自转时的中心轴线相应同向于第四转辊(17)自转转向公转且穿过每相邻两梳齿(9)之间在脱棉撑板(10)自身前部设有的进料侧形成的豁口的方式与豁口相对位且非接触配合,棉花收储箱(12)靠近脱棉撑板(10)的前部箱壁设有位于脱棉撑板(10)自身后部设有的出料侧后下方且连通至花收储箱(12)的第二进棉孔(11),脱棉撑板(10)自身后部设有的出料侧与第二进棉孔(11)相对位配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振华,未经李振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59801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收割机割台吸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设置有二级减速装置的玉米秸秆收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