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颗粒直通废水换热器及具有上述换热器的换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17046.8 | 申请日: | 2015-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4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杨胜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胜东 |
主分类号: | F28D7/08 | 分类号: | F28D7/08;F25B3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利用含有大颗粒杂质的钢厂冲渣水或城市原生污水等废水作为冷、热源,对建筑物进行供暖、空调的换热系统,大颗粒直通废水换热器由壳体、废水进口、换热介质上出口、检修门、废水出口、换热介质下进口、上联管1、介质上连接管、上联管2、排管支架、废水换热通道、下联管2、介质下连接管、下联管1、蛇形换热管、蛇形折流管组成。 | ||
搜索关键词: | 颗粒 直通 废水 换热器 具有 上述 系统 | ||
【主权项】:
大颗粒直通废水换热器,其特征在于由壳体(1)、废水进口(2)、换热介质上出口(3)、检修门(4)、废水出口(5)、换热介质下进口(6)、上联管1(7)、介质上连接管(8)、上联管2(9)、排管支架(10)、废水换热通道(11)、下联管2(12)、介质下连接管(13)、下联管1(14)、蛇形换热管(15)、蛇形折流管(16)组成,蛇形换热管(15)回弯处由排管支架(10)支撑,蛇形换热管(15)之间无间隙平行并排排列,由n根并排排列的蛇形换热管(15)的直管段部分所形成的波浪面组成管外换热面,相临的两个管外换热面组成废水换热通道(11);并排排列的蛇形换热管(15)的上端管口,每隔一根分别与上联管1(7)和上联管2(9)连接,并排排列的蛇形换热管(15)的下端管口,每隔一根分别与下联管1(14)和下联管2(12)连接;上联管1(7)和上联管2(9)一端封堵,另一端与介质上连接管(8)相连,换热介质上出口(3)与介质上连接管(8)相通;下联管1(14)和下联管2(12)一端封堵,另一端与介质下连接管(13)相连,换热介质下进口(6)与介质下连接管(13)相通;蛇形折流管(16)弯管间距是蛇形换热管(15)弯管间距的两倍,并排于蛇形换热管(15)的两侧,蛇形折流管(16)与蛇形换热管(15)紧密接触,两侧则交差的与检修门(4)内侧紧密接触,进行废水换热通道(11)折流;废水由废水进口(2)进入,沿废水换热通道(11)往复流动进行换热,换热后的废水由废水出口(5)流出;换热介质由换热介质下进口(6)进入介质下连接管(13),由介质下连接(13)管分流至下联管1(14)和下联管2(12),再由下联管1(14)和下联管2(12)分流至蛇形换热管(15),沿蛇形换热管(15)管内由下至上S形流动,与废水热交换后,汇入上联管1(7)和上联管2(9),再由上联管1(7)和上联管2(9)汇入介质上连接管(8),最后由换热介质上出口(3)流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胜东,未经杨胜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61704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压机后冷用套片管式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废气余热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