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星齿轮结构方式的多档变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32292.0 | 申请日: | 2015-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5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薛焕樟;张建;邓洪超;张贵林;彭晓君;何月圆;朱胜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H3/66 | 分类号: | F16H3/66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王立文 |
地址: |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行星齿轮结构方式的多档变速器,属于自动变速器技术领域;克服了现有自动变速器技术中存在较多的构件数量、复杂的结构,特别是难以提供略微渐进的、分级良好的传动比系列和良好的啮合效率的问题;包括沿着主旋转轴前后相继地设置的四个行星轮组即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行星轮组;六个换档切换元件,换档切换元件允许选择性地被操纵使得在变速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形成九个前进档位和一个倒档;输入轴经由第一离合器与第五轴可松脱地连接,第五轴与第一太阳轮和第二太阳轮连接且经由第一制动器连接于壳体上;输入轴经由第二离合器与连接于第一齿圈的第四轴可松脱地连接且经由第三离合器与第三轴连接;输出轴与第四行星架连接。 | ||
搜索关键词: | 行星 齿轮 结构 方式 变速器 | ||
【主权项】:
一种行星齿轮结构方式的多档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壳体(G)内的四个行星齿轮组、八个能转动的轴和六个换档切换元件;所述四个行星齿轮组分别为第一行星轮组(P1)、第二行星轮组(P2)、第三行星轮组(P3)、第四行星轮组(P4);所述第一行星轮组(P1)设置在输入侧,所述第一行星轮组(Pl)包括第一太阳轮(P11)、第一行星轮架(P12)和第一齿圈(P13);行星轮架(P12)在圆周轨道上引导行星轮(P14),行星轮(P14)能够在行星轮架(P12)上圆周转动;行星轮(P14)与太阳轮(P11)并且与齿圈(P13)相啮合;所述第二行星轮组(P2)、第三行星轮组(P3)依次设置在中间;所述第二行星轮组(P2)包括第二太阳轮(P21)、第二行星轮架(P22)和第二齿圈(P23);行星轮架(P22)在圆周轨道上引导行星轮(P24),行星轮(P24)能够在行星轮架(P22)上圆周转动;行星轮(P24)与太阳轮(P21)并且与齿圈(P23)相啮合;所述第三行星轮组(P3)包括第三太阳轮(P31)、第三行星轮架(P32)和第三齿圈(P33);行星轮架(P32)在圆周轨道上引导行星轮(P34),行星轮(P34)能够在行星轮架(P32)上圆周转动;行星轮(P34)与太阳轮(P31)并且与齿圈(P33)相啮合;所述第四行星轮变速器(P4)设置在输出侧,所述第四行星轮组(P4)包括第四太阳轮(P41)、第四行星轮架(P42)和第四齿圈(P43);行星轮架(P42)在圆周轨道上引导行星轮(P44),行星轮(P44)能够在行星轮架(P42)上圆周转动;行星轮(P44)与太阳轮(P41)并且与齿圈(P43)相啮合;所述八个能转动的轴分别为输入轴(1)、输出轴(2)、第三轴(3)、第四轴(4)、第五轴(5)、第六轴(6)、第七轴(7)和第八轴(8);所述第三轴(3)与第三行星架(P32)、第四齿圈(P43)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四轴(4)与第一齿圈(P13)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五轴(5)与第一太阳轮(P11)、第二太阳轮(P21)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六轴(6)与第二行星架(P22)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七轴(7)与第三太阳轮(P31)、第四太阳轮(P41)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八轴(8)与第一行星架(P12)、第二齿圈(P23)、第三齿圈(P33)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输出轴(2)与第四行星架(P42)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六个换档切换元件由三个制动器和三个离合器组成,所述三个制动器分别为第一制 动器(B1)、第二制动器(B2)、第三制动器(B3),所述三个离合器分别为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所述六个换档切换元件选择性地接合使得在输入轴(1)和输出轴(2)之间获得不同的传动比,从而能实现九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第一离合器(C1)是可操纵的扭拒传递装置,以有选择性地将所述输入轴(1)与第五轴(5)连接起来;第二离合器(C2)是可操纵的扭拒传递装置,以有选择性地将所述输入轴(1)与第四轴(4)连接起来;第三离合器(C3)是可操纵的扭拒传递装置,以有选择性地将所述输入轴(1)与第三轴(3)连接起来;第一制动器(B1)是可操纵的扭拒传递装置,以有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五轴(5)与壳体(G)连接起来;第二制动器(B2)是可操纵的扭拒传递装置,以有选择性地将所述第六轴(6)与壳体(G)连接起来;第三制动器(B3)是可操纵的扭拒传递装置,以有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七轴(7)与壳体(G)连接起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学院,未经肇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63229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示网络优化的方法和网络优化服务器
- 下一篇:农用撒播机专用减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