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模式唤醒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37197.7 | 申请日: | 2015-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8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陈雪门;顾明剑;王海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4G11/00 | 分类号: | G04G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郭英 |
地址: | 20008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光模式唤醒钟,它由时钟模块、时间设定模块、探测模块、光源模块、光源终止模块组成,对时间设定模块进行手动设定后,唤醒钟将自动进入唤醒功能流程,到达设定时间,唤醒钟开启探测模块,判断探测范围内是否有需要唤醒的对象;探测模块探测到唤醒对象后,将向唤醒对象所在方向发射光线,模拟阳光照射,以接近自然的模式令使用者从睡眠状态下醒来。唤醒对象醒来后,可控制唤醒钟顶端的光源终止模块,关闭光源。本专利的优点在于:安静、准确有效、操作简便。 | ||
搜索关键词: | 模式 唤醒 | ||
【主权项】:
一种光模式唤醒钟,由时钟模块、时间设定模块、探测模块、光源模块、光源终止模块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时钟模块采用静音扫描闹钟机芯,具体指标:尺寸56×52mm,指针式,12小时格式,时钟及闹钟功能,电压:1.5V;或者液晶显示时钟机芯,具体指标:型号:BU‑62210,尺寸:28×28mm,液晶数字显示式,12/24时间格式及闹钟功能,电压:1.5V;上述机芯中都包含有时间设定模块;所述的探测模块选用3个探测器在水平范围360度,以120度间隔排列,并向外进行探测;当探测模块被开启,探测器A探测到红外信号,判断为存在唤醒对象,由探测器A通过输出引线,向光源模块发出光源开启信号,探测器B、探测器C的操作与探测器A相同;所述的探测器采用红外热释电式探测器;所述的光源模块由3组光源阵列组成,与探测模块一样,在水平范围360度内,以120度间隔排列,向外发出光线,3组光源阵列的光线指向与3个探测器的探测方向分别一一对应;每组光源阵列以3×3排列方式,使用9个灯珠在所在120度圆柱表面装贴,光源模块处于探测模块的正上方,一组光源阵列的照射方向与一个探测器的探测方向一致,光源阵列A配套的探测器探测到红外信号,探测器发出开启信号,光源阵列A接收到开启信号后,开始向红外信号的方向,即唤醒对象所在位置,进行照射;所述的灯珠采用直插或贴片式白光LED;所述的光源终止模块由1个触点按钮组成,同时控制3组探测器及3组光源阵列;触点按钮采用东坤TC‑12EB或pady DM‑00P8触点按钮;对时间设定模块进行手动设定后,唤醒钟将自动进入唤醒功能流程,到达设定时间,唤醒钟开启探测模块,判断探测范围内是否有需要唤醒的对象;探 测模块探测到唤醒对象后,将向唤醒对象所在方向发射光线;唤醒对象醒来后,可控制唤醒钟顶端的光源终止模块,关闭光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737197.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定位报警手表
- 下一篇:一种测量引信延时电路延时时间的测量装置